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除了经济迅速发展,离婚率也在逐年上升,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威胁着年轻的天主教徒的婚姻观,有些人不再认同从一而终的观念。
会上,恭读了圣经《德训篇》第36章中有关选择妻室的部分,围绕这段圣经杨家堡堂区主任司铎、山西修院讲师郭全智神父为青年们做了《教会的婚姻观》的专题讲座。
我们教会应该对年轻人多多进行价值观、灵修观等方面的教育,把“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玛19:6)真实涵义给人人讲清楚,不能有“时代变化婚姻也能变化”的思想,要树立牢固的宗教婚姻观。
他接着强调了在与基督信仰婚姻观背道而驰的当今时代,证实婚姻有效性的重要性。他在文章中写道:在无法查明婚姻无效的情况下,如果夫妻二人像朋友或兄妹一样在一起生活,他们便有可能得到宽免和领受圣体。
博德主教说:「即使『同性婚姻/婚姻平权』与教会所理解的婚姻观大相径庭,然而这是一个政治现实。因此,我们必须自问:我们该如何与处在同性伴侣状态中,而依然把自己交付给教会的这些人相遇,并回应他们。」
如何引导他们建立积极正确的择偶观和婚姻观,是各个聚会负责人应思考的。有些人来参加聚会,是把聚会当作一种联谊活动,认为教会是交朋友、接触异性的场所。
二.保禄的婚姻观保禄离开格林多后曾派遣阿波罗和弟茂德前去那里,因为他觉得格林多教会有些问题需要解决,诸如:婚姻问题、教会分裂问题、上外邦人法庭的问题等。
这些都是一些较消极的婚姻观,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产生的婚姻状况。不过,夫妇生活当然很多也是美满、幸福和融洽的,是双方爱的能力的表现和彼此互相接纳与学习的成果。
所以在天主教的信徒在结婚之前,正规情况下会接受婚前培育,了解天主教的信仰与婚姻观。教会一直认为婚姻是天作之合,是很神圣的。婚姻一旦成立,就不可再拆散。在本堂神父面前承诺之后,两个人就结婚了。
这不仅是对天主教的婚姻观和家庭观有影响,而且通过所有德行和教会爱的善工成为教会三个重要的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