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婚姻生活中的沟通
2010-08-04 10:16:01 作者:梁宗溢 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0年8月1日,22期(总第417期)
有人说:结婚是恋爱的坟墓;恋爱时是谈心,结婚后便是谈判。又或说:当一位男子赢得了女子的芳心后,他便输了他的一生。这些都是一些较消极的婚姻观,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产生的婚姻状况。不过,夫妇生活当然很多也是美满、幸福和融洽的,是双方爱的能力的表现和彼此互相接纳与学习的成果。
(一)基督徒婚姻的目标
创世纪第一章提到生命的出现,是天主本身生命的伸延和流溢;男女的被造,更承受着天主的祝福与使命。“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创1:28)如此,男女二人就以其本身的独特和有限去互相配合,唤起爱的能力,使自己的生命更具生命力、更活泼,从而能够伸延自己、分施自己、触碰他人,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去完成他人的生命,进而创造出更多新的生命,如此便是“生活”出婚姻的内涵。不过,如果相反这种“生活”,便开始进入罪恶中。(如果我们把英文字LIVE倒转过来写,便变为EVIL。生活方向的倒转便产生出罪恶。)婚姻的生活一旦失去了完成天主的创造的目标,生育繁殖便只停留在性的活动中,利用对方去满足性欲和情欲的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工作、娱乐等都是为充塞时间、填补精神和心灵的空虚而已。人与人的交往再不是彼此完成,顺应其生命的流动,实现其独特的真、善、美,而是互相牵制、控制和管制。
(二)基督徒婚姻生活中沟通的重要因素
男女二人既被邀请,再不是孤独的一个,而是二人成为一体。这是一个彼此沟通互动的过程,其中包括一些基本因素。
爱的给予──“天主既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天主能力的表现在于他的给予。在给予中,人体验自身充盈高涨的生命力。给予是把自己给予出去,把拥有中最珍贵的给予出去,把个人生命中活生生的东西──喜悦、兴趣、关怀、了解、知识、幽默、愁苦等,把活泼生命的一切表现,都愿意分施给予出去。在给予的行为中,新的事物和生命均可诞生,而参与给予的两个人共同欣赏和感谢为他们两者所创造出来的新生命。
尊重──人与人的相处和交往很容易产生控制和占有。尊重并非出于畏惧对方的威胁,它是一种爱的能力。他人是什么样子,我就照他的样子来认识他,认识他独特的个人性,而不是我所认为应该的,符合我想象的他。尊重是我关怀对方,让他依照他自己的本然去生长、去发展,而不是要对方附应我的心意和想望,迎合我的需要,所以尊重含有我对他人没有侵占、剥夺的欲望。
了解──了解是一份主动的投向,积极地进入他人的生命里,去探寻对方的心灵和生命的奥秘。当一个人超乎只对自己的关怀,才有能力以他人的处境去了解对方。当然,了解并不表示赞同及附和。了解是不只停留在表层的表达和现象而作出反应,甚至判断。例如我看到别人愤怒,我愿意更深刻一些去了解到他,我意会到他实际上是焦虑、是担忧,我也许了解到他感到孤独、有着困窘,他可能真实是个受苦的人,而不是个愤怒的人。
(三)基督徒婚姻的障碍
幸福的婚姻并不是双方结合后的必然成果,而是彼此以爱心互相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但在沟通中往往会遇上不同的障碍。
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人或多或少都肩负着很多外在而来的要求。家庭生活中的起居饮食、衣食住行、立身处世、人际交往里均有很多明文或不明文的规条和禁忌,我们皆被要求去遵守。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也往往因为紧张、刻意及过度而演变成为要求。兄弟姊妹的关系中亦存在着很多的比较和竞争。我们的心灵和观念上充塞着各式各样的“一定”、“必须”、“应该”等,我们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程度的完美主体者或理想主体者。我们被别人要求,渐渐地对自己亦有严谨的要求,对他人也有所要求。心理上我们有着一种观念,如果没有要求、规条、应该等,我们便会没有上进心、会颓败下来。在夫妇生活的沟通中,下意识的“要求”和“应该”很容易以不同的变相面貌表露出来,我们会用一些自认的“客观标准”套用在对方的思、言、行为上面,而并非面对对方此时此刻的具体真实情况,结果是很多时候都产生心理的负担、压力和情绪。
童年成长时的创伤和欠缺也会构成沟通的障碍。孩童时的各种创伤也会造成性格上的消极性;对人对己不自觉地失去信心和怀疑,对事物的观点及感受存着歪曲性的偏差和凝固,心灵处于怯懦、自卑、退缩、依赖和贫乏的状态。欠缺父母亲切照顾的儿童长大后往往因为追求感情上的补偿,会过度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找着对方,要求着对方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
俗语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表面上合理的说法和原因往往不能解决沟通上的困难,反而会越弄越动怒生气,我们没有进入到需要及情绪及感受的层面去了解自己及对方。人在日常生活中因种种消极的因素引至积聚了很多恐惧、焦虑和愤怒,心灵已到了饱和的阶段,再不能盛载不合自己心意的说法、态度和行为。再者,当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人、事、物的时候,我们便忽略了原来他人也需要被明白、体谅与关怀,结果自然产生距离甚至对立。
(待续)
米尘 摘自《神思》 第五期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