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青年人聚会要注意什么?


2016-07-28 15:11:45 作者:刘堂清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6年6月30日,25期(总第683期)

    随着青年聚会在各地教会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这种形式多样化,融信仰、知识和生命于一体的聚会。然而,虽然青年聚会的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也出现了若干问题,应引起教会足够的重视。

一、重外表,不重内在。
    参加聚会的人,不乏有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的学子,也有产业大军中的年轻人。因为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素质各异,审美观点也大相径庭。于是,就出现了只注重衣着时尚、流行款式,把教会内聚会当作其众多社交场合中的一个的现象。圣经用的是最好的,金边皮面,却不认真阅读;聚会时坐的位置是最好的,却是东张西望,心思全不在听道上。


西安教区色辣芬青年营供图

二、重言语,不重行为。
    有些青年参加一段时间聚会后,对教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教会的词汇,于是张嘴闭嘴“感谢天主”,甚至圣经金句也能背上几句。可是却不能在行为上见证主,行事为人、待人接物与非基督徒没有什么两样。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个基督徒的标签,满嘴的“天主爱世人”,但却没有信仰的行为。

三、重知识,不重生命。
    有的年轻人来到教会不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救主,而是为了涉猎一些教会的知识。因为内里没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所以总是以难题发问,钻牛角尖。我们并不是反对年轻人发问,相反还积极鼓励他们多思考,进行思辨,以提高其对信仰的理解和追求。天主也喜欢他的儿女“满渥真知识和各种识见”来丰富经历,全面认识追求真理。但有的人是为追求知识而来信仰天主,没有一颗饥渴慕义的心,不追求生命之道,那实在是可怜。

四、重性别,不重特长。
    青年聚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弟兄少,姊妹多,由此便出现两种倾向:一则对弟兄特别放任,恐怕弟兄流失,而不能按照特长,人尽其才;另一则是不能放手让弟兄工作,参与各项组织活动。要想让人才脱颖而出,就必须大胆地给他们参与的机会,并善加引导,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互相搭配,一同服务天主、服务教会。聚会应发扬民主作风,而不应受性别、年龄的局限。

五、重联谊,不重信仰。
    青年聚会中单身的较多,而且他们绝大部分都处在择偶年龄。如何引导他们建立积极正确的择偶观和婚姻观,是各个聚会负责人应思考的。有些人来参加聚会,是把聚会当作一种联谊活动,认为教会是交朋友、接触异性的场所。教会是敬拜天主的圣地,当人们在一起敬拜时,异性间相互有所了解,并彼此产生爱慕之情,进而愿意建立正当的恋爱关系,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人们都想寻找相同信仰的做配偶。关键是择友在先,还是信仰在先,这是个动机和目的的问题。

六、重自己,不重他人。
    年轻人的特点之一便是个性强,往往只关注自己,而不顾及他人。衣着过分袒露,甚至有的人还抱着小狗,穿拖鞋进出教堂等等,类似的情形不胜枚举。这些本都是个人小节问题,但如果不加以注意,有意无意间漠视了他人的存在,扰乱了他人的灵修生活,就实在是不应该了。不要因为过分强调自己,注重自己,而使周围的肢体软弱。

七、重活动,不重信仰。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参加聚会总是会选择,如果有联谊活动、游玩活动、聚餐等,大家都踊跃报名参加;但是如果是关于圣经方面的学习、祈祷的操练、探访病人等等活动,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老面孔参加;这是可悲的,因为离开了信仰、离开了天主,这一切的活动都不能带给我们生命。请不要利用天主、利用信仰来放纵自己。


西安教区色辣芬青年营供图

八、重世俗,不重灵修。
    许多青年团契刚开始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但不多时,重视灵修的人或信仰根基很牢的人会发现参加圣经分享无法进入生命的层次了,因为分享圣经变成了分享生活,不是从圣经的教导去反省生活,而是直接变成了分享一周的生活琐事;聚会时不注重内在的祈祷,而是单单有气无力地唱两首歌而已,主持聚会的人很少去精心准备这一时刻;不断地抱怨生活,抱怨教会,抱怨神长,好像自己没有作为都是神长造成的,好像青年团契没有激情和动力都是教会不支持导致的,好像大家的消极都是被打击造成的。但是,我们有多少时间来准备,我们花多少时间为准备而祈祷,我们献给天主多少时间,我们有没有与天主一起去讨论出现的问题,还是我单单只是凭自己的私意去判断呢?不祈祷,不读圣经,就只能是越来越远离天主,只能是越来越世俗了;特别是不遵守时间,迟到、懈怠,这不单是不尊重活动,不尊重团体,也是不尊重自己,更是不尊重天主。
    希望年轻人行动起来,用祈祷和读圣经来加强与天主之间的关系。

本文标题:青年人聚会要注意什么?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