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就是解除耶稣的干渴:德肋撒修女曾经形象地描述了基督与穷人的关系:“基督存在于饥饿者身上”,我们帮助饥饿者,就是“满足上帝对我们的爱”。
由于堂区工作的辛苦,我的脚{静脉曲涨}需要动手术。在教友的帮助下,我很快在19日动手术了,使我经历了一次痛苦及痛苦后的复活。感谢天主,给我这次机会学习放下,学习接受别人的服务。
她叫王素珍,圣名小德兰,山西太原教区西柳林堂区人,1939年5月出生于一个十分虔敬的教友家庭。王素珍天生善良聪慧。七岁时,她进入教会学堂,学习经言要理,曾以优异的成绩屡屡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我们的家人、亲戚、堂区的教友们每天都在为我们祈祷,为使我们做一个好神父,为天主好好工作、克尽牧职。在德兰姆姆的仁爱传教会里,特别要求修女们每天为神父们祈祷。
据圣神修院网站报道,1841年四月,香港首任传教区监牧德多罗神父及传信部两位代表司铎偕同20位中国修生,自澳门乘木船来港,在今威灵顿街建筑一间茅舍,修生们就在这裡渡过了最初几个月的修院生活。
后来,她与3位女伴开始为堂区服务,探访和安慰最需要帮助的人、孤儿和重病者。在神师的建议下,曼其迪扬创立了圣家修女会,并获得主教的批准。
后来,1585年至1590年,由于西斯笃五世教宗推动的工程,那一区几乎全部拆除。那个历史悠久、建于第八世纪的圣老楞佐堂,当初发挥的正是当代梵蒂冈圣西斯汀堂的功能。
我加入耶稣会的时候,苏神父是耶稣会亚太区省会长们的主席,同时他也负责中国办公室。当时,我尚未晋铎,在耶稣会传媒中心服务。苏神父的办公室在三楼,我在他下面的二楼。
简单的说,就是要象圣女小德兰那样,把自己一天内为了爱天主而所想所说所做的一切,无论大小巨细,全部献给天主。
毛病与德行18:信德今天我想谈信德,连同爱德和望德,这德行被描述为超性的。有三个超德:信德、望德和爱德。为什么是超性的呢?因为只能是缘于天主的恩赐,它们——这德行——这三超德——才可以活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