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26:28)说明了基督的死亡所具有的和解能力。
耶稣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得罪某人,或与某人有冲突,我们应去找那人,趁着和他在一处时,把两人的争执讲出来(参玛18:15)。我们这样做既不压抑情感,也不忽视情感。
事实上,耶稣在世时,宗徒们有了问题,就直接去找耶稣求答案(玛18:21;26:22。/谷9:11;13:4.)。可是,耶稣升天去了,他们有了问题去找谁呢!
那时在圣玛加利大堂没有参加任何善会或信仰团体,信仰生命得不到滋养,不但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生命更感到迷茫。就在这信仰干涸的日子中,天主再一次召唤了我。
那时在圣玛加利大堂没有参加任何善会或信仰团体,信仰生命得不到滋养,不但生活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对自己的生命更感到迷茫。就在这信仰干涸的日子中,天主再一次召唤了我。
德27:33-28:9;罗14:7-9;玛18:21-35上个主日的福音,主耶稣讲论了“规劝之道”,今天的福音,主耶稣为我们讲论了“宽恕之道”。
主耶稣启示我们,最小的兄弟姐妹,就是祂的化身(玛25:40),接到一位基督徒,就是接待主耶稣,就是接待天主(玛10:40)。
430年前后,罗马圣萨比那教堂门上的石刻,耶稣用魔杖复活拿撒勒。
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玛22:37-40);所以十条诫命,甚至于一切律法,一切先知的道理,都能归纳于荣主益人这两条诫命里面(罗13:8-10;迦5:14)。
因此,我们可以和圣多玛斯同样了解,奉献生活者在其自我奉献之初,便可比做是真正的全燔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