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尔的摩(美国的一个城市)一位玛利诺会神父主持的美籍非洲人弥撒很使我感动。那天弥撒的福音是善心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福音读完之后,三百多教友分成小组分享信仰生活并反省福音。
依撒意亚先知对我们讲:他受尽了侮辱,被人舍弃,他真是个苦人。他好像是一个被人蒙住脸面,受人轻视的人。然而,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病,他所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我们还以为他是受了天主的惩罚。
然而这不是天主的圣意,他们曾两次去民政局,但都不了了之,又回来重新过日子。有段时间王贵清去了国外工作。期间,丈夫考虑到费用问题,从没有给她打过一个电话,即使是生日那天她也没有接到丈夫的电话。
我既没有他的地址,也没有他的电话号码,更没有想到会在马路上意外地见到他。于是,我就通过我的朋友而又是史蒂文妈妈的本堂神父费尔·塞赫(PhilSeher)与史蒂文的妈妈玛利亚联系上了。
1963年2月2日,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一行私下面见教宗若望廿三1961年5月5日,若望廿三在梵蒂冈接见英国女王一行二战爆发后,他曾阻止鲍里斯三世答应纳粹的要求,往波兰引渡两万五千名犹太人
第二次在元朝,教廷派使节孟高维诺,也是骑着马到北京,受到皇帝元成宗欢迎,获准在中国传教。
1913年嘉诺撒女修会在蓝头创办一间独立的育婴堂。从此,蓝头逐渐成为了宝安县及周边地区的传教中心。1946年,香港代牧区晋升为圣统制主教区。
会众站立,于每端祈祷意向后,以共同的答句,或以静默的心祷,表达出自己的祈求。
18.教宗方济各通谕《福音的喜乐》,通谕第208页273条;转引自[意]习安东(AntonioSpadaroS.J.)
最近我访问波兰,特别是在卡瓦里亚朝圣地(ShrineofKalwaria)朝圣时,深深触动了我的回忆。玫瑰经陪伴我度过喜乐和艰苦的岁月。我把诸多忧虑都交托给玫瑰经,也常能在玫瑰经中得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