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与神学家之间的持续斗争,以及教廷最近批评美国修女团体等情况提醒我们,在教会与后启蒙时代世界之间拖延已久的交往中,并无任何井然有序的思想、神学或政治观点。
在积极为我治疗的同时,妻子因在医院护理我脱不开身,妻姐便到天主堂找到神父,为我求平安弥撒,请众教友为我祈祷。与此同时,妻子和妻姐一起为我做九日敬礼。
(雅2:5)保禄也说:因为你们凡是领了洗归于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不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奴隶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为你们众人在基督耶稣内已成了一个。
在这里,我们首先区分两个概念:(1)好人与圣人;(2)人福与天福。(1)好人与圣人许多时候,我们以为,“好人”就是“圣人”,或者以为,“圣人”就是“好人”。
我想与你们分享在出谷纪的记载中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天主看见、被触动,并带给我们自由;以色列人并未作此要求。
(注二一)这些新形式的献身生活,加入原有的众修会的行列中,共同证明全然献身上主、使徒性团体生活的理想,以及创会神恩等,至今仍继续不断地在吸引着人们。这些在在显示圣神的赐与是彼此互补而充实的。
因此,面对一些人对于天主教的误解与疑虑,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是积极对话与沟通。 亳无疑问,从不理解、误解到认知、信任、接纳与成为朋友,这并非一蹴即就的过程。
研讨会的报道提到你和任教授进行了一场夜场讨论,关于「梵蒂冈与古巴和越南关系」。你认为梵方与这两国的经验可如何让中国教会借鉴?
的确,但是我们必须澄清一点,是中西文化的冲突,而不是宗教信仰与中国文化的冲突。这一历史事实问题出在传教策略上。
众所周知,在我们今天教会的发展中,不仅有天主圣神的光照指引,也有诸位献身人员的潜心服事和众信友们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