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是照世的真光,他照亮我们的前方,因为你不知道,你会借着主的亮光,走出了黑暗。耶稣是生命的盼望,他引领我们的脚步,因为你不知道,你会借着主的道路,走出了绝望。
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耶稣升天的意义。意大利和世界许多其他国家在这一天庆祝耶稣升天节。教宗说,这会浮现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庆祝耶稣离开尘世?”祂的离开似乎是个悲伤时刻,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今天礼仪的福音(谷10:46-52)给我们讲述耶稣治愈了一个眼瞎的人,他的名字是巴尔提买,但路过的群众不认识他,他只是一个穷苦的乞丐。
两根蜡烛的光比一根蜡烛的光明亮,这表示当我们越接近耶稣的诞生时,世界的黑暗就慢慢地在耶稣——世界之光的来临中消失了。将临期第三个星期,我们点燃粉红色蜡烛。
教宗为堂区信友主持一台弥撒,勉励他们以信德生活和具体行动为耶稣作见证,谨守自己的口舌。当天的弥撒福音记述洗者若翰为耶稣作证的事迹。
念经前,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在面对诱惑时,要选择耶稣在旷野受魔鬼试探时所走的道路。当天主日选读的福音,记述耶稣在旷野四十昼夜禁食后三退魔鬼的诱惑(玛四1-11)。
《马尔谷福音》是四福音中的第二部,也是其中最简短的一部,他对耶稣降生及童年事迹只字未提,多以记载耶稣传教所行的奇能异事,比如治愈伯多禄岳母和一个赖病人,他这样独特的写作方式,主要是向外邦人展示耶稣就是犹太人所期盼的救世主默西亚
四部福音及宗徒大事录均有对圣母的记载,最早成书的马尔谷福音只提及耶稣的母亲两次。第一次出现在福音中是耶稣教导群众的时刻,他的母亲和兄弟站在门外,要求见他。
因着耶稣的死,一个有爱的民族诞生了。若望给我们记载,在那些上来过节,崇拜天主的人中有些希腊人,他们来到加里肋亚贝特赛达人斐理伯前,请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拜见耶稣。
说着我就随便翻开日课,一眼就看到“我的灵魂你想一想,耶稣身负十字架……”那时,小时候的场景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往下读,就感觉热血沸腾,就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