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廿三原名安哲卢·若瑟·龙嘉利(AngeloGiuseppeRoncalli),于1881年11月25日出生于意大利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12岁时便进入当地小修院学习
他是公认的钦使和大司祭(希3:1),是仁慈忠信的大司祭(希2:17),是按照默基瑟德品位的大司祭(希5:10),是未来鸿恩的大司祭(希9:11),是掌管天主家庭的大司祭(希10:21)。
但,在我看来,由于当时大家都忙于欣赏节目表演,许多人都没能够聆听到老大爷所作的自我介绍,因此无法充分地了解他和孙女二人表演的价值和意义。
1980年由欧尼斯托主教授予圣秩,继之在斯基奥(Schio)的至圣圣三堂当了两年助理本堂神父后,被派去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攻读教会法,上级打算让他管理教区法庭与家庭教务方面的事宜。
人福,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如,过去,吃饱穿暖是有福的;之后,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有福的;现在,拥有房子、汽车、存款,且家庭团圆等是有福的……不同的人,对人福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教宗国”特别强调主教和神父的世俗权利,以及今天的以权利衡量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社会潮流,有些人,甚至包括个别的主教和神父们,忽视了主耶稣所赐给的“圣事性权力”,忽视圣事的虔诚与神圣,忽视赦免人的罪的服务
同样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被其他人忽视了的人,看起来无任何价值的人,都是主耶稣眼中的“宝贝”。
通谕第87号指出:一切具有善意的人士,都负有无限重大的任务,即在真理、正义、仁爱、自由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人类社会新关系的任务,此类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人民与国家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以及个人、家庭、中介社团
童年信仰记忆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因家庭之故,从小就是一名教友。那个年代我们村教堂被充公,作为大队编筐创收的场所。
有人说:我是基督徒,我是那位神父、那位修女、那位主教的亲戚,我的家庭是基督徒家庭。这人是在夸耀自己。教宗质问道:那么,你与上主的生活怎样?你如何祈祷?你在生活中施行仁爱吗?你看顾病人吗?事实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