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施比受更有福
2003-03-11

它不仅仅是一句道德劝说,或一个外在的命令。人心深处本来就有“给予”的倾向: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互动的渴望,也都在“把自己白白给予他人”中得到满足。  

教宗:先尊重人的生态以维护环境
2010-01-13

他指出:维护环境不是外在美观的问题,而是内在道德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关系到人类,然后才触及生态环境。为此,首先必须维护人的生态,然后才会尊重环境生态。

本笃十六世撰文:回归天主,跨越侵犯的危机
2019-04-12

拉青格指出,「在伦理神学的诸多领域」,发展出「教会没有也不能拥有自身道德训导的论点」,这种观念导致「教会的道德权威彻底受到质疑」,最终「在真理与谎言的界线濒临危险时,教会被迫保持沉默」。

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投书期刊探讨教会內性侵犯议题
2019-04-20

本笃指出,在伦理神学的诸多领域,发展出教会没有也不能拥有自身道德训导的论点,这种观念导致教会的道德权威彻底受到质疑,最终在真理与谎言的界线濒临危险时,教会被迫保持沉默。

复活期第三主日道理(丙年)
2007-04-27

世世代代的教宗也是禀承伯多禄的这句话来做教会,甚至世界的真理导师和道德领袖的。不论相反天主的舆论、潮流看起来多么「势不可挡」,教宗在信仰真理和道德方面的教导是不会迎合这潮流,不会向恶势力低头妥协的。

基督徒的正义
2007-05-28

(《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980)因此,作为体现平等、公平、公正的义德无疑是高尚的。  

浙江:杭州主教神父接待意总统,文明的本质在于相互滋养
2024-11-12

殷铎泽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桥梁殷铎泽神父在抵达达中国后的短短几年中对孔子哲学及道德思想书籍的研究使之在欧洲得到介绍和传播。

如何正确理解天主的赏罚
2015-02-03

但仔细考究,如果行善避恶的动机只为赏罚,那我们的信仰和道德生活就显得被动、不够圆满。外在的赏罚在旧约中提到天主的赏罚,常以外在的赏罚,即物质和财富的得失来描述。

国父孙中山:一位虔诚基督徒的美好见证
2016-11-11

孙中山重视宗教在道德建设方面的贡献,认为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并引进有益于民族和国家的宗教伦理价值观。他最早在中国主张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

天主教中文祈祷文的起源
2017-08-24

为了将福音广传,他们有了新的抉择:从科学到哲学,从宗教到道德,努力适应本地风俗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