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广为人知的圣经片段。在尼罗河边,梦境中,法老先看到七头吃草的肥牛,随后看到七头色丑体瘦的母牛吞下色美体肥的母牛。随后的梦境中,七枝细弱而又为东风吹焦的麦穗吞下七枝又肥又实的麦穗。
儿虽然不孝,却清楚地知道妈妈的宝贵,妈妈的重要,儿虽知道人必有一死,但在儿的印象中妈妈好像是永远在那儿一样,怎么可能死呢?但妈妈竟然真的死了!并且是在儿之前死了!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令孩儿目瞪口呆。
故此,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如圣经上的浪子回头牧人与亡羊妇人与银币的比喻,无一不说明改正的可贵。不但改之者重获新生,而且给所有的人可以带来无以名状的欢乐。
你们只知牧养自己;牧人岂不应该牧养羊群?
侍郎开口说:“我知罪,以后改过可来得及?”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走到穷途才找路,能有路吗!这位天神老者直截了当地说:“你不是一个肯改过自新的人。但今天还不是你的死期。
正思索间,倏然惊醒,才知是一场美梦,他突然感到那位天使,分明就是那位花神的模样啊!第二天,赵梦虚又来到花神庙,他祈祷能再见到花神,花神像只是微笑而不言。他只得依依不舍地返身走出庙门,到湖边漫步。
教会的团体礼仪和信友的日间祈祷,都围绕着天主圣三及其光荣,所有敬拜也都以圣三之名开始和结束,这道理世代信友尽知并身体力行。
人们必须在教会传统内正确地阅读,使其广为人知,也要牢记在心,当作教会训导的重要及规范性文件。
我要提醒他们记得梵二大公会议中的话:「为祖国服兵役者,应知自身是为保障同胞安全及自由而服务;他们如能善尽厥职,也对建立和平有所贡献」8。
回顾陈增良教友的一生,他所孜孜追求的,似乎只有舍没有得,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只知助人而不求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