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内在的激情趋向天主的必定属于神慰;但凡人的情绪趋向了依纳爵所定义的“卑污世物”时,就属于神枯。如,淫乐犯罪者虽有愉悦,但还是处于了神枯的虚无状态,那是卑污虚假的,不可能是神慰。
在兄弟情谊中,在简朴的生活里,在不带羞耻地恳求和没有隐秘动机地给予的艺术中,俗世所不知的一种喜乐诞生了。一种将我们恢复到吾人最初事实的喜乐:我们是为了给予爱和接受爱而被创造的受造物。
太虚法师遂与普仁、普勇、普德等商议,拟组建青年佛教护国团。同年5月7日,太虚法师在上海永生无线电台发表广播讲话《佛教与护国》,并发出通电,号召全国青年佛教徒成立护国团,支援前方抗战[5](P195)。
[page]掀起爱心狂潮只要蚊帐协会的乔治被凯瑟琳的天真和博爱感动了,他把凯瑟琳的个人情况、募捐事迹和捐赠数量都放在了只要蚊帐协会的网站首页上。
因着明洞教堂,在韩国人的心目中已把教堂定义为正义、和平、博爱的化身。可以说,教堂受尊敬,它的教化作用首当其冲。
这是出于对天主和教会(众人)的爱——博爱,而老想着升天堂免地狱未免有些自私,所以不断跌倒不断重复。无私忘我,爱护别人(显然爱护比爱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容易引起共鸣。)和耶稣的初衷异曲同工。
姚神父希望凭借大家的信仰热诚求海星圣母保护和指引出海和世途中的旅人,故其遂在青龙港东三里处的堤坝内建立一处供奉海星圣母之所,附近信友也纷纷响应号召,自此开启了华东敬拜圣母之风潮,比同治三年(1864)的上海佘山朝圣地还早三十四年
荣姐的奶奶朱奶奶是莱钢一钢一聚会所的召集人,以前高庆军神父、赵乐存神父、刘学兵神父以及现任丁世军神父都曾在此做弥撒、居住。
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忘记信徒的身份,而混同于俗人,陷入俗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走出俗世,离开俗人,好去重新发现我们生命的源头和终向,并在此源头里重塑自我,在此终向里重整生活。
还有一部分朋友(包括部分教友)虽然也懂灵魂的重要,升天堂好,但经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力,被世财世物所迷,忙于世俗,对救灵魂显得冷漠,这是令人悲哀的。他说:你是多年的老教友了,你对天主教的认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