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信仰是依附上主的起源。(德25:16)一个人的成义是借着信德,而不在于遵守法律(罗3:28),没有信德,是不可能中悦天主的,因为凡接近天主的人,应该信他的存在(希11:6)。
比如在玛窦福音中这样记载,当耶稣治愈两个瞎子时,他用手抚摸他们的眼,他们的眼便开了,得见了光明(参玛9:29-30);同一福音中,当耶稣复活雅依洛的女儿时,他拿起女孩子的手,女孩子就起来了,获得了再生(
但是这个称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来源,从1948年起,德肋撒修女开始为那些贫苦无依,三餐不继,读书更是完全没有机会和经济能力的学童兴办学校,教他们读书识字,就是那些儿童那时候以Mother妈妈称呼她,就这样叫起来的
人必须紧闭其双眼,完全依恃天主,以免他睁开眼时他将跌入其深谷里。在我行走的道路中,他们给我设下陷井。危险在前,又感觉到威协,没有人能来救助。
创造世界的天主同是召叫亚巴郎、向梅瑟启示自己名字的那一位:我是自有者…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慈悲宽仁的天主、富于慈爱忠诚的天主(见出3,14-15;34,6)。
在天主面前我们都是罪人,所以我们要痛悔我们的罪;耶稣是我们的大恩人,你要依靠他;圣母是我们的好母亲,你要求她保佑你;你要在心里不停地念:耶稣救救我,圣母保佑我!
由于家庭的特殊境况,面对依强凌弱、欺软怕硬者,她有一句口头禅:“鳖头上顶清泥,可是清泥以上还是有青天。”在我们的方言里边,如果说一个人很“鳖”,意思说别人欺负他,他不还手,也不还口。
罗伯济主教于月底来到张朴与他们一起欢度圣依纳爵瞻礼。
天主不是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与人相遇的一位,他是“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路二十:37)他像朋友一样同梅瑟来往(出三三:9),在《雅歌》作者的心目中他是爱人。
晚上念完晚课对着苦像诉开了苦:“主啊,别人传福音马到成功,你看我真无能,那怕扔块石头到水里,也能见个水花听个声响,可是我什么都没有,真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有谁会相信我们的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