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达尼,玛尔大(拉匝禄及玛利亚的姊妹)以香液傅抹耶稣(见谷14:3-9),茹达斯责备耶稣,说这是浪费,因为这贵重的香液可卖很多钱来施舍穷人。
(若20:15)这位妇人是伯达尼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她是一位爱主的姊妹,耶稣受难时,她勇敢地站在十字架旁;在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还黑的时候,第一个来到耶稣的坟墓,看望耶稣,她看到的却是空的坟墓
尤其值得反省今日的现实: 圣经还没有普及: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教友们是否达到了每人一册圣经?大家的读经是否已经习惯?本堂神父们是否已经推行?这方面基督新教做得要比我们要好。
达12:1-3;希10:11-14,18;谷13:24-32随着教会礼仪年的接近尾声,圣教会提醒我们记得:人和世界都有一个“末日”,我们需要随时等待主耶稣的再来,时时保持醒悟。
(三)感谢天主,我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一位神父的讲道,他告诉教友:其实我们中很多人信了一辈子教但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天主!因为我们不读圣经,而圣经是天主的话。耶稣说:天地会过去,我的话不会过去!
修桥、修路、救助贫困乡亲、向灾区捐款……从2000年至今,他用于公益事业的投入累计达16万元。西屯庄村有3000口人,村内5条街道年久失修,每逢下雨泥泞不堪。
1932年她随意大利修女到蚌埠,1933年前往意大利修会学习,三年后加入乌苏拉会并发圣愿,取名玛利亚·若望·玛达肋纳,在意大利期间,曾蒙教宗比约十一世两度接见。
神父和教友们一次又一次地劝她回家休息,可她怎能离得开呢?直到26日我离开菏泽,芸芝姐依然是那样忙碌。
第二次大约在公元50-52年间,先抵叙利亚、迦拉达等地,后进入欧洲。在格林多住了一年半,再上耶路撒冷,最后返回安提约基雅(宗15:36)。我们的领洗皈依过程,也许比不上保禄般的轰轰烈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高比神父(St.MaximilianKolbe)即使在纳粹集中营的可怕条件下,透过牺牲自己来换取另一囚犯的性命、宽恕刽子手的行为,仍能见证天主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