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塔乃尔的经历更典型。起初,他很不屑于斐理伯的话,斐理伯没多做任何辩解,只是让他自己去“看一看”。之后,斐理伯便全然退场了,是纳塔乃尔与耶稣的个人性相遇使他相信耶稣是天主子的。
圣保禄宗徒说死亡既因一人而来,死者的复活也因一人而来;就如在亚当内,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内,众人都要复活(格前十五,21-22)。耶稣基督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除了没有罪之外,和我们完全一样。
三、中国医学和民间文艺的译著:①卜弥格译有《医钥·中医脉博学理》,译自晋人王叔和的《脉经》。卜弥格神父的父亲曾任波兰国王SIGISMOND的首席御医。
“人们不能接受我的说法,是因为大家普遍缺乏对时代环境的理解,”阿斯奎思28日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从辉格党的历史书中去看那个时代,而辉格党恰恰站在天主教的对立面。”
常会沉湎于自己的欢愉舒畅和幸福中,且美其名曰,享受天主的恩典,而对他人的艰难困苦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忘记了圣保禄宗徒应与喜乐的一同喜乐,与哭泣者一同哭泣(罗12:15)、以及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要一同受苦(格前
路上依撒格对父亲亚巴郎说:阿爸!他答说:我儿,我在这里。依撒格说:看,这里有火有柴,但是哪里有作全燔祭的羔羊?亚巴郎答说:我儿!天主自会照料作全燔祭的羔羊。于是二人再继续一同前行。
(格前9:16)不知鼓舞了多少人在福传的路上前赴后继。因为复活的基督赐给人的超性生命与恩典催迫人去分享,并且越分享越丰盛。天主给每个人的神恩不同,能够根据自身的特长去发挥就是主所喜悦的。
教宗首先引用当天弥撒读经二的内容(参阅格前一22-25)强调,“圣保禄告诉我们:‘基督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教宗说:“耶稣特别以慈悲和宽恕启示了这德能和智慧。祂是通过在十字架上奉献生命实现的。
教宗首先引用当天弥撒读经二的内容(参阅格前一22-25)强调,“圣保禄告诉我们:‘基督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教宗说:“耶稣特别以慈悲和宽恕启示了这德能和智慧。祂是通过在十字架上奉献生命实现的。
“爱不动怒”(格前13:5)在这句出自格林多前书的话中,保禄宗徒提醒我们,宽恕是实践爱德最崇高的形式。四旬期代表着一个适当的时机,让我们更深入宽恕美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