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不遵守交通规则,易于使自己或别人受到意外伤害;不注意饮食卫生,会影响健康;不认真遵从医嘱或服药的禁忌,疾病难以痊愈一样,人若不善守天主的诫命,也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平安与喜乐。
喜乐的渴望,圆满的渴望,朝向“好命运”的渴望,都不能完全被压抑,因为“这渴望导源于天主:天主把它放在人的心中,为吸引人归向祂,因为只有祂能使人满足……只有在天主内,人才能找到他不断寻找的真理和幸福。”
人的岁月,岂不像佣工的时日?”(约7:1)“在空虚,消逝如影的人生少数岁月内,有谁知道什么事对人有益?又有谁能给人指示,他身后在太阳下要发生什么事?”
人对财富的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财富,一是精神财富。当我们说:某某很有钱时,意味着这个人占有了很多的物质财富。当我们说:某某很富有时,这里的“富有”将更偏重于精神层面的表达。
综观耶稣33岁短暂的人生,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一生是一无所有的一生;是空乏其身的一生;是空无一切的一生,用现在人的价值观来看他的人生可谓是失败的人生。
既是背对着天主,自然看不到他了,于是对站在其对面看着天主的信徒说,天主并不存在;而一旦看着天主的信徒也说自己看不到他时,这些人自然要加以讪讥了。
教育的确关乎全人培育,包括道德与精神的幅度,聚焦于人的终极目的以及他所属社会的益处。因此,符合真理的教育首先是需要认识人以及人的本性。
前言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和神圣的,因为生命自一开始就含有天主的创造行动,并与造物主亦即与人生命的唯一终向,常保持着特殊的关系。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宗方济各于2020年10月3日在圣方济各‧亚西西墓前发表了他的通谕《众位弟兄》(Fratellitutti,以后简称FT)。
过后细想,类似的得意心态确实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稍有过人之处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沾沾自喜:房子比别人盖得高,衣服比别人牌子亮,车子比别人档次高,处境比别人优越,嗓音比别人甜美等等,都会让人颇有飘飘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