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可以引导新一代的基督徒的那更新之力量,就是被福音的喜乐所陶成和启迪的力量!我向他们青年人指出了五条道路:祈祷、团契、诚实、宽恕和服务。
圣堂奉献日专用“颂谢词”称:我们信友是活石,建筑成天主的圣殿,因而使教会、亦即基督的奥体逐渐扩展。洗礼时,礼节由圣堂门口开始,主礼领候洗者由门口进到圣堂里面,表示进入教会。
这说明圣神的恩赐不受地点和形式所限,而梅瑟的宽宏反应:“巴不得上主的人民都成先知!”(户11:29)表明真正属神的人,不嫉妒别人的恩赐,而是希望人人都领受圣神。
自梵二大公会议以来,天主教很恰当地把弥撒宣称为感恩祭,亦即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与高峰,因为至圣圣体含有教会的全部精神财富,就是基督自己,祂是我们的逾越圣事,是我们生命旅程的食粮。
教宗特别提到圣体圣事,这真正表达耶稣为所有人无条件的奉献,即使对那些背叛他的人。这是奉献他的身体和鲜血,为人类的生命和罪的赦免。
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
他在信中教其子说:教中事切要用心,不可冷落,一放便易堕落矣。外公(注:徐光启岳父)一病不起,……所幸者已得进教。
基督在最后晚餐中立了圣体圣事,并给们徒们洗脚,命令们徒们效法他,彼此服务,相亲相爱。我们应从这件事给自己定位———成为“基督第二”。就是成为基督的再版、再现。我们不只是圣事的工具,更是圣事的本身。
新约的圣事由主基督所建立,并托付给教会,因为是基督和教会共同行动,故此是表示信德与坚强信德的记号和方法,藉以敬礼天主,圣化人类,同时引导、加强并彰显教会的共融;因此,圣职人员和信徒,皆应以最大的尊敬和应有的谨慎举行圣事”
由此,让我想到德兰修女说过的一句话:“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