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祈祷持续了有两个多月,突然有一天,在朝拜圣体的时候,我的心里回响起这样的声音“我尚未出离母胎,你早已是我的天主,我一出世以来,就被托附给你。”这种声音在我内心是如此真实地撞击着我的心。
这时的家人,都早已离家,为建安的亡妹节母送葬去了,家中只留下一个老婆婆守门。这个老婆婆忽然看见数月卧床的主人,端坐在灯前书写,心中非常惊奇。
.海潮音;第22卷(5).1941-05-01(22).[5]释印顺.太虚法师年谱[Z].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6]阮仁泽,高振农.上海宗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7]释东初
汉米东神父的生活就是一例。有关他生平的其他事情暂且不提,这儿要提的只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他死于癌症的三个小时之前,他被祝圣成了一位司铎,他向罗马请示特别宽免,因为他还没有完成为晋铎所要求的学业。
水可能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体需求,紧跟我身体对食物的需求,消除多余的杂物,抵抗各种感染。最后,我们对个人空间隐私及独处有一定的需求。对这种需求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不过适当的独处为每个人都是需要的。
物质的赤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贫穷,影响所及是那些生活在有违人性尊严狀况中的人:也就是缺乏基本权利与需要的人,如食物、水、卫生条件、工作,以及人性发展和在文化上的成长。
而若望福音中阐述的撒玛黎雅妇人一段意义尤其深远(参见若4,1-30):撒玛黎雅妇人遇到了向她要水喝的耶稣,接着又给她讲能够使她永远不再渴的活水。
又说,先生,请给我这水吧!免得我再渴,也免得我再来这里汲水。就在这时候,耶稣却话锋一转,把话题引到妇人身上:去,叫你的丈夫,再回这里来。因为这妇人生命中的弱点乃是把婚姻和情欲当作偶像。
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所做的──从席间起来,脱下外衣,拿起一条手巾束在腰间,然后把水倒在盆里,开始洗宗徒的脚,表达了祂一生为了服从父的旨意,所显示的服务与恩赐的意义(参阅若13:3-15)。
而若望福音中阐述的撒玛黎雅妇人一段意义尤其深远(参见若4,1-30):撒玛黎雅妇人遇到了向她要水喝的耶稣,接着又给她讲能够使她永远不再渴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