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圣召不足导致牧灵工作的压力愈来愈大,而教友的信仰生活也日渐低落,于是,教宗保禄六世在一九六四年把“善牧主日”钦定为“国际圣召祈祷日”,或“圣召节”,目的是邀请并提醒全球教友关注圣召,为圣召祈祷,求天主打发更多工人来收割祂的庄稼
问题是如此地严重,以致联合国宣布2020年9月29日为“国际反对粮食损失与浪费日”。此外,联合国“可持续的发展目标”(SDGs12)之一就涉及解决食物丧失和浪费的问题。
那里的国际语言班专业性强,班上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包括沙特阿拉伯的五位、加拿大的一位、韩国的一位、泰国的一位、日本的一位,以及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同学。
笔者本人也有幸接触过德肋撒姆姆,那是1992年,笔者还是佘山修院的修士时,德肋撒姆姆访问上海,并造访佘山修院,我们一起在山顶参与弥撒,之后,她在修院的小圣堂给我们用英文讲话,并由当时在修院授课的香港宝血会的刘赛眉修女给我们翻译
为善尽牧人的职责,堂区主任应努力认识托给自己照顾的信徒;为此,应访问家庭,分担信徒们的挂虑,尤其是痛苦与哀伤,也应在主内慰勉之,如有人在某方面有缺点,应审慎的加以纠正;应以爱德协助病患,尤其濒临死亡的,
奉献生活年开幕之日,教宗方济各正在访问土耳其等国,他无法亲自参加开幕典礼。不过在开幕的前夕,在罗马圣母大殿举行了守夜礼的祈祷,念念不忘此事的教宗借守夜礼之际,向所有度奉献生活者发表了视频讯息。
——教会法专家蒋剑秋神父访谈编者按:2007年4月15日下午,中国数座大修院的客座教授、来自台湾的教会法学者、年近八旬的蒋剑秋神父莅临“信德”参观访问。
这一数据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全国20个城市、16个小城镇、20个农村,对7021名16岁到7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获得的。
修院积极鼓励甚至要求每个修生都必须在接受陶成期间有足够的社会实践,如访问垂危病患者、照顾无家可归者、与平信徒们定期做圣经分享以及其它服务性质的工作。
这位现代心理学鼻祖卡尔·荣格(1875—1961)是瑞士人,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在他的自传中偶尔透露一些他亲身经历的不可思议的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