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单独的被天主所爱的。
人的各种需要以生存为最基本层次,其次为精神与灵性层次,因此宗教所关注之范围包括人的此岸价值,在此意义上,宗教有其先天的世俗化基因。这在中国传统历代文化与宗教中表露无遗。
宋玛利亚说:为我的儿子,我特别地感谢天主,他能成为今天的他,完全是天主的恩赐。领洗后的宋玛利亚感恩和喜乐成为了她生命的主色调。
《师主篇》的作者耿俾斯也曾说过:十字架既是上天之梯,为什么你不愿意背它呢?
天主的受造物都在那儿——陆地、海洋、天空、动物和植物——整个宇宙都将荣耀归于天主。
通过与老人家亲切的攀谈,这位老人改变了态度,并说:我一定要抽时间去教堂,认识这位爱人的天主。就这样,她们为很多教外朋友的家庭送上了天主的祝福与平安。
之后,在静默中(约3分钟)各人从经文内找出从今天起至下次分享期间,个人对天主圣言的响应行动是什么?并分享之。例如,甲:选了不要害怕为生活实践,因为感到自己无论对主、对人都缺乏信念,使自己生活在惶恐中。
二O一二年世界传教节文告中,教宗本笃十六世指出,丝毫不奇怪梵二大公会议以及相继发表的教会训导均特别坚持强调基督交给门徒们的、全体天主子民——无论主教、司铎、执事、会士、修女和平信徒都应该努力为之奋斗的传教派遣
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董仲舒在天人感应的意义上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弥撒又称感恩祭,在教会的礼仪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们向天主最高的敬拜,也是我们获得救恩的捷径。藉着“掰饼礼”领受基督的圣体圣血,成为基督奥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