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二十五35-36,40)。因此,最稳当的道路,就是重新找回基督爱德和友爱分享的意义,就是呵护我们近人在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
(玛25:40)爱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让我们勇敢迈出爱的第一个脚步,关怀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使他们感受到还有人和他们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世界充满爱。
孔子也批评过“为富不仁”,圣史路加记载的主耶稣的教训“富人与拉匝禄”的故事,玛窦圣史记载的主耶稣的“为我最小的弟兄做的就是为我做的”。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对那些仍在“远处”的人来说,为穷人服务,可以是一条天赐的道路,能引人遇见基督,因为对近人的善行,会得到天主丰厚的回报(参玛廿五40)。……(摘自2003年圣父四旬期文告)2003年圣父四旬期文告全文
答:美中天主教服务处的创立者是TheodoreMcCarrickofWashingD.C.和玛利诺的神父LarryMerphy,成立的目的是联络解放前曾在中国传教的海外修会,帮助他们重新与中国教会建立关系
总而言之,教会教导和扞卫基本价值观,让人学会能消除孤独感的真爱,但教会不忘自己的使命,这使命就是做受伤者的慈善撒玛黎雅人。
(玛5:48)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仿效天主的美善、宽仁、慈悲、博爱、创造性、兼顾性、圆满性、永恒性,不断仿效基督的良善心谦,富于仁爱宽恕,勇敢牺牲自我,慷慨服务人群,千方百计地设法拯救贫穷
针对这个主题,耶稣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商人找到了一颗完美的珍珠,于是就卖掉他所有的一切,买下了那颗珍珠(玛13:45-46)。在这个故事中,变卖这个行动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
《新生命的开始》则取自圣经撒玛黎亚妇人在井边遇到耶稣被召叫的事实――把圣经通过歌曲演绎,我想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福传方式吧?
灵修生活的核心,也即是不断效法主耶稣的仁爱、慈悲、怜悯和宽恕,正如他三令五申所教导的,对弟兄的宽恕不能止于七次,而应当是七十个七次(玛18:22),应当无限止地宽恕,且应该为罪人、仇人、和得罪自己的人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