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先走到圣体前收敛心神,然后又走向立在祭台一旁的圣母像,跪下点燃一支蜡烛,诵念科夫雷仁爱圣母祷文。今年是科夫雷仁爱圣母禧年,来朝圣的信友可以得全大赦。
因此我必须点燃生命的激情,调动心灵的力量,激发人生的智慧,尽己所能,认真踏实地去做一些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有益的事。
18世纪前,七枝灯台是用灯油点燃的,以后改用蜡烛,延续至今。
慈悲火焰的历史于2002年8月17日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奉献瓦盖弗尼基慈悲天主朝圣堂时开始,2003年12月16日,先教宗在他寓所的小圣堂中祝圣了一个火炬,将之称为“慈悲的火焰”,点燃了波兰和其它国家的圣堂与教会社团中其它的蜡烛
当我们像德兰修女一样了解世人的痛苦与悲哀,知道人们的悲惨和贫穷,明白生命面对生老病死的人间多么期盼关爱和温暖,并因此而满怀喜悦的为最穷人服务,为生命点燃光彩。
举行圣洗圣事时,父亲或代父从象征复活的基督的巴斯卦大蜡烛上点燃了自己手中的小蜡烛,于是主持圣事者向受洗者的家属说:‘你们要小心照顾基督所光照的这个小孩子,务使他始终生活得像个光明之子’。
一位教外表姐建议他到附近巫婆那里寻求解脱的办法,信德不太坚定的他便随之前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巫婆作法之前,不仅香案上的蜡烛摇摆不定难以点燃,就连手中的香裱纸钱也燃不起来,巫婆虽然声嘶力竭,法事也无法进展
教宗说,他们不让自己的心在冷漠的安乐窝中麻木,而是渴求光明;不被拖入怠情,而是被向往新的视野所点燃。他们行动的秘诀在于渴望,而渴望则表示“寻求那越过即刻能实现、能看到”的事物。
传教意向:为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世界青年节能够在青年中点燃天主之爱的火焰,使他们成为为了一个新人类而播种希望的人祈祷。
虽然如此,在那神圣之夜的隐秘和寂静中,一道辉煌、永不熄灭的光为每个人点燃了;一个载着幸福的伟大希望来到了世界:“圣言成了血肉,我们见了他的光荣”(若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