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访问是在今年5月,探访了罗马北郊的圣依撒伯尔和圣匝加利亚堂区的信友。 教宗给圣济利禄亚历山大堂区的教友留下既简单又重要的讯息是:生命是个旅程,生命中最大的礼物是与耶稣相遇。
(玛9:13)基督“我渴”的呼唤,曾震撼了加尔哥答那个弱小的妇女--德肋撒修女,貌似软弱无力的她,日夜穿梭于垂死者之中,用众人汇积的大爱,为无数个无家可归的贫者带去了一份希望,让他们从她身上感受到“基督之爱
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路这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就摘下这些美丽的花去装饰我主人的桌子。
常熟堂区教友王芳圣名德肋撒
印度德肋撒修女备受世人爱戴的原因,就是她给予那么多无望中的人新的生活希望,带给人的是无私的奉献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二十岁的女子,壮年的男子,八十岁的老人,青年的———为幼者而殉身的这许多无名的英雄———这许多高尚伟大的人们墓前所应该撒的花,单靠这地球,是无论如何不够长的,你们小孩是这样地被他们爱着,所以,安利柯啊!
真心诚意关怀他人的举动可以克胜因国籍、社会背景和宗教的差异所造成的种种藩篱,如同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所教导我们的那样。」关怀他人的举动也可以克胜在许多国家猖獗的丢弃文化。
在慈悲圣年中更是如此,因为医生好似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好似耶稣,不会绕开那被丢在路边的人,而是动了怜悯之心,给予照顾和救助。教宗最後特别念医疗人员和陪伴他们的亲人,表示医者亲人支持了医生圣召。
圣女小德肋撒的父母,是我们一总家长的楷模。她在自传中写道:我分明知道像我这样的秉性,要在没有德行的爷娘熏陶下,我就要变得很坏,甚至还会跑到丧失灵魂的路上去!
仁慈医院修女会的创始人,天主的婢女德肋撒‧奥尔西尼‧多里亚‧潘菲利‧兰迪(TeresaOrsiniDoriaPamphiliLandi)生於罗马贵族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