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智障孩子家长在见到记者采访时,激动地流下眼泪嘶哑着声音说:“你们教会办的这个学校真好,来此服务的修女、老师们太伟大了,这个地方是被媒体忽略了的角落,应当大力向全社会宣传倡导。”
我在大陆教会所接触的地方主要是佘山修院,那儿的气氛还是很好的,神父、老师有十几人,非常团结。修士们的学习情绪也是很高的,上课学习很认真,他们的哲学神学水平也不错。他们有很好的图书馆。
为奶奶和叔叔做饭是露露的家务活之一 露露黑洞洞的屋子里挂着两幅画,一看就是小朋友间互赠的礼物,她把它挂在屋子最显眼的地方。这个小小的细节泄露了孩子内心对友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它意味着吃惊地发现:其实在先前似乎只有悲伤和绝望的地方,新生命已经在萌芽诞生:“他一直都在那里,我竟然没有觉察!”(连载十六)版权所有(c)泰泽出版社71250TaizeFrance
这部全集是从梅瑟到最后一位宗徒若望,经过长达1400年左右的时间,由一个庞大的作者群在不同的地方(欧、亚、非三洲)、不同的时代(从公元前1300-公元100年左右)、不同的文字(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不同的环境之中逐渐写成的
昔日房内的卧室、客厅、厨房、阳台我熟悉得闭着眼都能摸到,今天这些却变得异常陌生、新鲜和可爱,这是大姐死后回来的地方,是另外一番天地啊!
以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今天,中国(无论海内外)的教友,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一,非教友占人口的百分数之九十九,在某些特殊的地方,可能全村都是教友,但现实生活的影响下,村镇的居民多出外打工、谋生,这些教友更如海底捞针
显然他们认为耶稣就是默西亚,一个胜利、充满光荣的默西亚,他们从他的地方期待他给他们分享他的光荣。他们在耶稣身上看到默西亚,但他们却按照权利的逻辑来想象。
这封家书真是一场及时雨,认清自己与弟兄姊妹的差距,脚踏实地的走在信仰的道路上,这应该也是袁神父想要借此提醒我们的地方。
让我们想想教理老师们,他们做了很多工作,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他们是首批传播信仰的人。今天,让我们为他们祈祷,求主赐予他们勇气,让他们继续前行。同时,请不要忘记饱受折磨的乌克兰,它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