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起初的热情渐行渐消,我开始对枯燥的“例行公式”的修会生活产生了厌倦与质疑,难道一个修女的生活就是度集体生活、工作、学习、吃饭、睡觉、祈祷、严守静默甚至穿苦衣、扎苦带吗?
不过没关系,到了灾区我们一切行动听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让我干什么我都愿意,只要能为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行。
(出《鬻行录》)人们常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善举善行,在灵界都一清二白,并能因此而改命转运。舍己田,解人难,路遇救援,只是一种偶然的机遇。殊不知“持恒的命运屈服于多变的机运。”
守丧期满,除去孝服后,走马上任,请您另外选择佳偶……于是就唱起了一阕《踏莎行》:“随水落花,离弦飞箭。今生无处能相见。长江纵使向西流,也应不尽千年怨!盟誓无凭,情缘无便,愿魂化作衔泥燕。
这一译名最早见于1602年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此方教化王不娶,专行天主之教,在罗马国,欧逻巴皆宗之。”
朝圣团在修女诞生地教堂祈祷、合影;在具有500年历史的加尔默罗会修院了解修女当年的生活。看到了修女生前的手稿、生活用具、她亲手缝制的祭衣以及按照她神视而绘制的圣像等。
哪怕是被西默盎预言说要有一把利剑刺透你的心灵(路2:35),哪怕是被迫度逃亡的生活(玛2:14),哪怕是在十字架下,悲惨地看着自己的爱子死去(若19:26-27)。
古代依撒意亚先知展望未来而向处在忧闷苦恼和黑暗中的以色列所说的安慰的话,天使在浩光中把它作为眼前的事向牧人宣报出来: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1)。上主已经临在。
正如天使向玛利亚报喜时,说出将诞生的婴孩的名字与头衔,显示耶稣就是天主许诺的默西亚,祂将重整以色列王国,并且永远统治所有民族。耶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
按照天上礼仪的图像(参阅默7:9),有「一大伙群众,没有人能够数清」。在基督内,礼仪会众超越年龄、种族、语言、国籍等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