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在祈祷中的奉献”,教宗称,如此的奉献在牧者必须应对的挑战和矛盾中默默地锻炼和精进(参阅:伯前一6-7)。
(路4:2)耶稣在旷野里四十天不吃不喝,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三天不喝或七天不吃就不行了,更何况是四十天,这就是显示了他的“神性”。
在她祈祷的赞美诗谢中,如此超凡脱俗的奇迹是实实在在的:“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悦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祂垂顾了祂婢女的卑微”(路1:46-48)。
一、忠于信仰热衷福传1924年,方志杰出生在河南省浚县,在教会学校读书期间,看到佛教过正月会搭台宣传信仰,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掀起了波澜,我们为什么不到处宣讲,让人了解教会呢!他反问自己。
法利塞人这种把遵行法律仅仅和一些区区小事联系起来的态度和做法,必然要使自己陷入不义而不自知。
不经过实践的,不是真知识;不经过实践的,不是真信仰。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信仰的重要标准。
许氏患病期间,家属们发出紧急代祷请求,除庞大亲友团向天主恳切祈祷外,许氏全家对于严峻的挑战也用足了全力,把吃苦当补赎,把住院当避静,在病房每日勤读圣言,咏唱圣歌为精神食粮,与病人彼此鼓励,以圣言之光驱逐人性及信德的软弱
而她却无忧无虑地、欢天喜地地进入圣殿内,蓬头垢面、通身异味、嘴里流着口水、衣服扣子错三差四、裤子半提半吊地穿梭在我们每天清晨的祈祷中。西安南堂这个大家庭是小莉乞食生活的全部依靠与来源。
前几天,听朋友说孩子要学美术不能进堂了,还有的要学英语也不能参与弥撒了等等,孩子很忙碌,父母也很忙碌。我们这里教堂很小,没有神父常驻,所以每周只有一次弥撒,但有的教友还是以世俗为重而不进堂。
忧的是,现在大陆教会内有一种不谐之音,可以用礼仪中的不纯洁音乐现象来概括。具体来说,很多教友以至神职人员对教会传统圣乐,不加重视甚至排斥,去追求一些动感的音乐,还将其纳入神圣的礼仪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