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少数民族地方教会的蓬勃发展,福传牧灵事业的欣欣向荣景象,我们称谢上主。今将西南三地教会走马观花的印象刊出,以飨读者。少数民族突出的地方教会福音传入广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7年。
从公元最初几个世纪起,就使用“Sýnodus”说明在各级(教区、省区或地区、宗主教区,以及普世教会)召开的教会会议,依照天主圣言和聆听圣神,一起对教义、礼仪、法典和牧灵的问题进行分辨。
美国主教团和各个教区也宣布停止教会的一切圣事服务,只在网上举行弥撒圣祭,个别教区在经过联邦和州政府疾病与预防中心的允许以及在做好严格防范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少量神父在医院进行一些牧灵的服务。
那时,我被邀请参加一个灵修避静,但不懂得那是什么,只知道要到一个营地,叫做避静公园;我的导师耐心亲切地讲解什么是避静后我们终于出发了。
庆典活动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开幕式及专题讲座;第二篇章,专题分享和小组讨论以及总结汇报;第三篇章,大自然灵修(环游西昌邛海和夜游建昌古城;第四篇章,感恩庆典(以泰泽共融祈祷、庆典晚会、感恩大礼弥撒达至庆典的高峰
(若一4:16)这种在灵修生活中与基督的交往会帮助我们从内在上认识基督,其基础是信。假如没有对基督预先的信赖,假如总抱着怀疑的态度来与他接触,我们是不可能深入与他的关系的,更不可能成为他的知己。
这次培训班有以下几个特点:时间,为期一个半月,是以往两届所不及的;内容,从国情政策到组织管理,从心理学与信仰到基督教神哲学,从牧灵福传到婚姻独身等,真可谓博大精深;师资力量,有学者教授、专家博士、神职人员以及平信徒
但我想,他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灵修基础,有了一份对生活的淡定和理智,对诱惑的抵挡经验。严格地说,这不是修院给他的,而是天主借着滚滚涌动着的红尘浊流,让他逐渐看清楚自己的圣召。不容易啊!
小儿子马灵佑天资聪颖,他循循善诱,给他讲圣教史、圣人传、圣经故事等,圣召的种子开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发芽。1989年,马灵佑高中毕业,听说李镜峰主教住在歧山县蹇家滩,就去跟李主教学拉丁文。
如今西柳林堂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堂区设有牧灵中心服务中心和礼仪中心。牧灵中心包括:培训班、慕道班、要理班、圣经班、福传组、青年组、祈祷组、板报组、资料组、陈列组、阅览室、方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