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福传”的幅度和方法很多,有教友再培育,有冷淡教友的“回炉”等,方法上有有圣经学习、教理培育、歌唱祈祷、小组传爱、堂区和教区之间的朝圣学习等等。每个人和团体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境遇采取不同的方法。
所以,神学教育不仅是教会内部的事,它有相当强的社会幅度,与教会团体能做出的社会贡献相关联。 要谈中国的神学教育就要首先关注它的背景,即中国当前的大环境(context)。
教会在圣神降临日清楚地彰显出信仰公开的幅度,即相信并毫无畏惧地向所有人宣讲自己的信仰。这是圣神的恩典--他赋予我们传教的能力、增强我们的见证。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每一个教友必须传福音。
就物质的幅度而言,宗徒们、圣人圣女们、老一辈的教友们都作古了。
《宗徒大事录》中所说的因耶稣基督之名受洗是为特别强调我们信仰的中心是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但实际洗礼的表达不是那样,它必然包含着天主圣三的幅度,因为洗礼的本质是整个天主圣三共同的行动。
我常说:神父不同意我做的,我绝对不做,神父同意我做的,我只要尽力去做就好,成与败不是我最在乎的,成功的幅度或何时带来成功的效果,那是天主的旨意。
天主喜欢点燃小小的火,让它逐渐扩大照耀的幅度。教宗继续说:真理和爱在光明被接受的地方点燃,然后像同心圆一样扩大,接触到每个敞开胸怀、接纳它的光辉者的心智,使他们也成为光源。
quot;执事"的独立圣职,因为所有"职务"都按天主的召叫,有各自独特功用,彼此分工合作,相辅相成,互不取代,而执事圣职就特别标志出圣秩圣事中的"仆人"幅度
回想自己在修院时(1999-2005),梵二已经成为了一个课程,修生们需要细读梵二会议的四大宪章,教师们在教学中也被要求让梵二、圣经、传统和牧灵成为教学必要的幅度。
教会的生活和使命绝不能缺少神恩的幅度,但神恩应见证与整个教会实际有效的共融,真诚乐意地接纳教会的教义和牧灵训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