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二52)如此,当我们的子女长大成人进入社会时,才能活出司祭、先知、君王的使命,为此世增添一份天主的光荣。我们从圣经中看到家庭源自天主圣三,认识到家庭就是人的成圣之路,更有纳匝肋圣家给家庭立了榜样。
当你心中再无嗔心时,面对恶人并非什么受不了的事,事实上,你根本不再会觉得世上有任何恶人。每个人都喜欢自主。
在《和平于世》(Paceminterris)通谕中,若望二十三世指出,在“每个人的生存权”中,有一项“保全自己生命的义务”。
2003.5.3);张金亮、王守刚(2006.1.6);高海彦、王维福、王建军(2006.10.28);洪洞教区:郭海军、王定伟、李文义、梁连峰(2007.7.27);高建军(2008.6.29);洪洞教区:高世喜
正如我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他们在我们这个时代比起最初几个世纪要更多。今天在教会中有很多殉道者,其中许多人因为宣扬基督信仰被社会驱逐或者被关进监狱……确实有很多人。
譬如,身体的软弱倒成为属灵的能力的动力;丧失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属世的贫穷倒成为属灵的富足。
必需品以外的东西,当然就是那些时髦的东西,奢侈的享受,纵情恣欲,以及贪婪———即被俗世所奴役。 人不是在求实际有用的东西而是在求取悦他人。我们似乎极需这个面罩,没有了它,就不能活下去。
“在逾越庆日前,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他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若13:1)。他开始给他们洗脚,对他们说:“我给你们立了榜样”(15节)。
心有福传火温暖世人心2005年,何神父参加了风翔陈村举办的圣经学习班,从此,福传意识便“溶化”进他的血液中,“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5)的耶稣教导时时响在耳边。
随后和一位昆明的朋友(熊世文先生)展开来深入梳理文献时,竟然在下卷第二十七至二十八页里找到更详尽的文字:“问曰:人于临终之倾,痛悔之情既切、告解之愿亦恳,但无神父以行告解之规,亦得彼罪之赦否,曰:……虽无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