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前一类形式在教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实践,特别是献花与鞠躬,约有40%的人都进行过。
在他和乐耀星神父等朋友们的协助下,我们曾经尝试过,并曾与一些专业机构有过交流合作,出版过《彼此相爱》磁盘,积累了一些经验。
当时师资匮乏,教区主教张化良邀请李贵林教授教理和拉丁文(当时的他虽已年过60岁,但仍坚守在教师岗位)。
在北京时,他曾接触过耶稣会士,并对学习西方数学倍感兴趣。马请徐光启觅一教士辅导数学,徐光启便推荐了艾儒略。于是艾儒略离开杭州,至扬州,住马三芝家,除教授数学外,并教其他科学知识。
平时有时间,我就骑自行车去家访教友,告诉他们过主日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主日天进堂参与弥撒。我发现家访的效果相当不错。教友们很喜欢我去他们家里坐坐,有时,他们会做点凉菜,请我和他们一起喝两盅小酒。
从人看来,祂虽然有过辉煌,讲道有权威、能治病、能行奇迹、步行海面、能驱魔,而且复活过死人,然而,祂自己却在生命的最后受尽了折磨和痛苦,惨痛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是:“父啊!
从一个人的生存状态而言,这个人“有许多产业”,他是一个富人,应该过上了心满意足的生活。然而,他却不满足。富人的“不满足”,许多时候,不一定就是对物质财富的“贪婪”,却很可能是“内心渴望的呼唤”。
淫欲的丑恶存在于婚姻内和婚姻外:对结婚的人而言,是过分地迷恋于性的快乐;对未婚的人而言,是沉溺于性的行为和快乐。这种情况就是已经失调或混乱。
善人的离世就是从这个涕泣之谷过渡到永福的天乡。在玛窦福音第十六章26节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呢?在这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无人能够完成所有的梦想和工作。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体认,圣若望宗徒才说出了这段话:论到那从起初就有的生命的圣言,就是我们听见过,我们亲眼看见过,瞻仰过,认及我们亲手摸过的生命的圣言——这生命已显示出来,我们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