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这一点,我们要记住耶稣在《默示录》中所说的话:看,我立在门口敲门,谁若听见我的声音而给我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同他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三20)。主耶稣也会在进门前先敲门!我们不要忘记这点。
李君武主教于1950年7月,将大佛寺若瑟修女会所办的黎明医院转让给耶稣圣心会管理,并重新命名为海星医院。1954年9月,因北京教区重新整顿调整,修女们全部撤离北京,并将海星医院无条件地交给了政府部门。
当然,若祭台前没有圣体柜,我们则以深鞠躬表示对祭台的恭敬,也是完全合乎礼仪的做法。
圣母、耶稣、若瑟多次显现。有人曾亲眼看见耶稣若瑟躺在云彩上面,看见圣母临在山顶。当年一位牧童看见圣母,圣母让他告诉当地神父,要在山上她指定的位置建一座教堂。神父经过多次考证,才让教友备料。
维亚奈深爱着他的助手——莱孟,如同他爱着天主给他送来的每个十字架,他对村民及村长说:若是你们给他制造麻烦,我会和他一起离开亚尔斯,我对他感恩不尽,他帮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若没有他
也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刻,教宗本笃十六世在8月5日纪念一位100年前在中国济宁岱庄因伤寒去世、并埋葬于当地的意大利传教士圣福若瑟时说:“圣福若瑟不单想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魂,他甚至想在天堂继续当中国人。
新约中,耶稣的前驱若翰向人民宣布:“我固然用水洗你们,为使你们悔改;但在我以后要来的那一位(耶稣),比我更强,要以圣神及火洗你们”(玛3:11)。
正如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那样,在祈祷中,“真正的主角是天主”。只有我们允许天主临在于我们的祈祷之中,我们的祈祷才会成为纯正且富有生命力的祈祷。
我们无法找到更恰当的解释,只能按若望宗徒说的“天主是爱,爱就是天主”来理解了。爱的天主,自然爱他所造的一切。阳光雨露并不因为谁是善人谁是恶人而区别对待,大地出产也不因为好人或恶人而不生长。
当年圣母与圣若瑟也期盼了救主的诞生。或许我们可以从圣母与圣若瑟所作的准备中得到启示,作为今年我们善度将临期的省思:在接待救主诞生的同时,圣母与圣若瑟挑负起生活的担子,忍受许多不便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