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灵魂,其实他们也是为耶稣所爱的,他们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街坊邻里,或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
的确如此,在那时,有接受过耶稣亲手治愈的;有从魔鬼束缚中得到耶稣获救的;有体验过死亡而耶稣又使之复活的。有亲眼见到过耶稣的,还有亲耳听到过基督“福传”事迹的。当耶稣宣讲“你们悔改吧!
耶稣给我们的武器是十字架,这是修和的标记,是爱的标记,这个标记要比死亡坚强得多。每次我们作十字圣号时,我们必须记住:不能以不正义报复不正义,不能以暴力还暴力。
虽然已领洗或已领受圣神,但并没有在圣神内生活出丰盛喜乐的生命来,许多人的生命是干枯,是死亡。
“我们受过洗归于基督耶稣的人,就是受洗归于他的死亡与他同葬了,为的是基督怎样藉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之中复活,我们也怎样在新生活中度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认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结的人,精神不免是空虚的,生活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便名垂青史,光耀祖宗,封妻荫子,而这些又能在世上停留多长时间呢?
我们的眼睛充满许多死亡人体、特别是黎巴嫩卡拿地方儿童体的形象,令人毛骨悚然”。教宗继续说:“我切望重复地说:没有任何理由,不论来自何方,可以无辜者的血!
因为这些都可能因人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使那个人一辈子样样称心如意,满有人间福分,最终死亡也能夺去他的福分。惟有玛利亚那样领受主的生命之道,才能活到永远。
耶稣的五伤为我是很好的启发和标志,他的五伤是痛苦和死亡的残酷的表现,但现在却是耶稣凯旋胜利之美和他对我们的爱的印记”。关于青年,教宗说:“神父们要能够与青年们相会,必须推动超越出本堂区围的牧灵工作。
1995年,圣母无染原罪瞻礼,我的父母在早上进堂的路上遭遇车祸,母亲当场死亡。茫然中我顿悟到,这一切是让我们在磨难中学会服从,因为耶稣和圣母都为我们做了听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