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5月15日,刚恒毅主教在上海主持召开了中国天主教第一届教务会议,重新划分中国教区,因主教府设在潞安府城内,南圻代牧区更名为潞安代牧区。
大家以坚持天主教中国化方向为中心,将教会历史上在探索和坚持中国化方面较有影响力和突出贡献的一位位先辈呈现在大家面前,诸如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玛窦神父、推动天主教本地化的重要人物刚恒毅主教、创立本土修会
雷明远神父的本地化思想得到很多人的称赞,驻华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说,中国传教区的方法之所以能够改革,其首要的推动力非雷明远神父莫属。
9月2日,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参加南怀仁传教修会成立150周年纪念活动的三位台湾神长教友——台北荣休狄刚总主教、台湾大学历史系古伟瀛教授、《见证月刊》编辑张文文女士也接受了《信德周报
疫情下的米兰(梵蒂冈新闻网)罗马宗座传信大学原订于2月25日下午举办新书发表会,介绍有关刚恒毅枢机的书籍,宾客云集,包括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前任部长斐洛尼枢机及现任部长塔格莱枢机。
主徒会与中国血脉相连,本会1927年由宗座首任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创立于中国宣化,旨在为炎黄子孙服务。随后中国大陆的会士们将这个小小的团体带往海外开花结果,至今本会的绝大多数成员仍为华裔。
1929年2月2日,宗座第一任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视察嘉兴遣使会初学院。刚总主教这样回忆道:嘉兴有座遣使会初学院,是陶成遣使会士的烘炉。
那时刚恒毅主教在上海召开第一届中国天主教教务大会,有60多位外国主教,其中有两位中国监牧参加会议。刚主教很爱中国教会,也很喜欢中国神父,听说他常请一位中国神父听他的告解。
[刘国鹏,《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页63] 可见外国人当时民族优越感非常大,有意要中国跟随西方神学教育制度。
在徐氏任主编期间,《圣教杂志》非常注重下列几个方面情况的报导:(1)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的思潮和活动,如1922年宗座代表刚恒毅来华,1924年中国第一次全国教务会议、1926年六位国籍主教的祝圣,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