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难以猜测当局对其列品一事的看法,但是可以肯定尊重中国文化和传统,尊重中国人,为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教会做出贡献的人,同样会受到中国人的尊重和赞扬。因此,利玛窦列品不该是甚么敏感的事。
信德网讯山西晋中(榆次)教区于4月8-9日真福雅颂达纪念日,在洞儿沟——这个满载天主恩宠更具教会历史与信仰传承为一身的圣地,举办了山西教会民乐文化交流研讨会暨山西教会民乐汇演。
利玛窦中西文化交流展览馆展出利神父和其他来华传教士的著作、天文资料和相片,并以文字记述介绍利神父的出生、传教和死亡历史。该馆位于崇禧塔景区,附近是利神父在中国境内建造的第一座教堂仙花寺的遗址。
不论是大三巴前地的利玛窦像、螺丝山公园的圣若望鲍思高像,甚至圣十架小堂祭台及十四苦路浮雕,都有着黄家龙先生的作品,流露出他对天主教文化与艺术融和的表达,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流传承的独有创作。
徐光启(1562-1633),近科先驱——洋学大儒,中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天文学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徒,圣名保禄。
《耶稣会史:中国卷》是研究16—17世纪天主教在华传教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参考文本”,徐宗泽、方豪等学者都利用过这部著作,比利时学者钟鸣旦(NicolasStandaert)则称其为“最著名的一部书
天文学家、农业科学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字子先,号元扈,上海人。1633年,徐光启在北京去世,后被葬在当时的法华浜和肇嘉浜汇合处,其子孙也多汇居在此,“徐家汇”由此得名。
利神父不仅将基督信仰传扬到中国,更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他生命的最后廿七年都在中国度过,而明年是他逝世四百周年。耶稣会办的澳门利氏学社五月十一日举行讲座,纪念利神父一六一零年五月十一日于北京逝世。
(2006年10月15日星期日上午)徐光启是明末清初展开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趋,1950年代当耶稣会士踏上台湾这块土地的时候,首先想到要成立一个出版社从事文字福传的工作,1957年出版社成立于台中,是当时台湾仅有的几个出版社之一
徐光启是明末清初展开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趋,1950年代当耶稣会士踏上台湾这块土地的时候,首先想到要成立一个出版社从事文字福传的工作,1957年出版社成立于台中,是当时台湾仅有的几个出版社之一,名字就叫「光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