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湾印书馆自创建以来,逐渐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文献出版印刷的重要机构。
圣人坚韧的意志和空前的举措,开启了欧亚——东西方积极互动与文化交流,载入史册并具影响深远。圣人十多年的福传生涯中,劝导了三万多人领洗入教,他曾到过日本,最后来到广东上川岛。
课程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天主教中国化与世界宗教史规律、中西早期文化交流史等方面内容。
该纪录片讲述了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神父在中国的传奇经历,谱写了一幅中西文化交流的绚丽篇章。纪录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传教士航行到澳门。
虽然难以猜测当局对其列品一事的看法,但是可以肯定尊重中国文化和传统,尊重中国人,为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教会做出贡献的人,同样会受到中国人的尊重和赞扬。因此,利玛窦列品不该是甚么敏感的事。
信德网讯山西晋中(榆次)教区于4月8-9日真福雅颂达纪念日,在洞儿沟——这个满载天主恩宠更具教会历史与信仰传承为一身的圣地,举办了山西教会民乐文化交流研讨会暨山西教会民乐汇演。
利玛窦中西文化交流展览馆展出利神父和其他来华传教士的著作、天文资料和相片,并以文字记述介绍利神父的出生、传教和死亡历史。该馆位于崇禧塔景区,附近是利神父在中国境内建造的第一座教堂仙花寺的遗址。
不论是大三巴前地的利玛窦像、螺丝山公园的圣若望鲍思高像,甚至圣十架小堂祭台及十四苦路浮雕,都有着黄家龙先生的作品,流露出他对天主教文化与艺术融和的表达,缔造出中西文化交流传承的独有创作。
徐光启(1562-1633),近科先驱——洋学大儒,中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天文学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徒,圣名保禄。
《耶稣会史:中国卷》是研究16—17世纪天主教在华传教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参考文本”,徐宗泽、方豪等学者都利用过这部著作,比利时学者钟鸣旦(NicolasStandaert)则称其为“最著名的一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