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朋友谈到现在是一种后传教时代,而后传教时代的宗教,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可能已经不是单向的传播、却是双向的互动。
在《教友传教法令》第六条这样说:“教友有很多机会从事传播福音和圣化人灵的传教工作。
教会学校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点,但同时在中国文化的传播与研究中,也成绩斐然。
他们积极地传播福音,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因为他们明白这是上主赋予他们的使命。在早期教会中,那些使徒们就是认识至圣者而拥有睿智的典范。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四处传扬福音,即使遭受迫害和苦难,也毫不退缩。
从2019年起,在教宗方济各的建议下,他离开马尼拉,在罗马教廷担任领导职务,首先担任万民福音部部长,在2022年6月改革取消该部后,担任新成立的福音传播部第一任代理部长。
只有在这样的考察当中,对那些远涉重洋、介绍欧几里得和西塞罗作品到中国之类的洋人,对这些本意在传播信仰而不在传播科学的文化传播者,我们才能够有更好的了解。
详见林瑞琪,《近代天主教在华传播史论集》(第二版)(香港:圣神研究中心,2012),页46﹣49。]
二月二日教会纪念圣母献耶稣于圣殿,这天也是献身日,当天下午五点三十分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圣祭,特别邀请旅居罗马的男女修会会士修女参与。弥撒之前,
天主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末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黑龙江地区始于19世纪初的清朝。黑龙江天主教的传播完全因移民关系,因此,黑龙江天主教特点是先有教友,后有神父和教会。
1月5日中午,周至教区的集贤堂区,由四位神父共祭,隆重地欢庆主显节。弥撒开始前,本堂赵银生神父当着全堂教友的面,为一老一少施行了洗礼,81岁高龄的顾耀先老人讲了自己发自肺腑的领洗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