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一恭读列王纪上19:16b,19-21一、经文背景概述《列王纪上》第十九章记载的是先知厄里亚在加尔默耳山上挑战巴耳先知之后,虽然大胜,却因依则贝耳王后要追杀他而灰心逃亡,上主在旷野中向他显现,赐他新的使命
反之,例如我读到前往巴塔哥尼亚(Patagonia)传教的慈佑会士们的生平时,看到的是有生命和有生育能力的事迹。举出近日的另一个实例:我看到我给一个曾写信给我的男孩打电话这件事很受报界关注。
贝德说,即使是诺森伯兰国王(Northumberland)的直接干预,也无法说服圣人离开内法恩小岛,回到内陆。只有天主才能做到这一点:"圣人一直抗拒,哭泣说他不配。
儿时听来的故事中的罗德信神父、高安修士、巴类斯修士、马仁光修士、何义仕修士等与现实中的墓地怎么也接不上茬。一生时光,任由岁月漂泊;医治病人,传扬福音(路10:9)的志向终身不改。来晚了,我来晚了!
文策尔彼得(亦译:文策尔伯多禄)WenzelPeter(卡尔斯巴德Karlsbad1745年—罗马1928年)在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保存在梵蒂冈博物馆的大型油画代表了Wenzel职业生涯的最高点。
老人家给我的祝福也可能是尘世间最后的祝福,但这是最宝贵的祝福,像先祖亚巴郎、雅各伯的祝福一样,将福佑我到永远。这来自上天的恩宠会伴随我终生——永远感恩、永不忘怀。
因此,我们要一起建造一艘诺厄方舟,当恶的洪水袭来之时,带上善狼,一起开创一个新纪元。方舟上的乘客有爱、希望、宽容与真理,使人们的内心的混浊得以洗清,灵魂得到救赎。
回顾圣经历史,想想诺厄的故事,如果不是经历那么长时间风雨,他们如何看得见彩虹呢?再看看我们今天的信仰生活,有多少人在顺境中真正与天父合一,全心信靠天父,与父深度交流呢?
资料显示,当时何理德奉北京总主教孟高维诺之命,来陕西三原、高陵一带传教,发展教友千余人。1330年,何理德回国,带元世祖忽必烈致教宗亲笔信,请求多派传教士来中国传教。
1682年,柏应理回到欧洲,赴罗马朝见教皇英诺森十一世,献上四百余卷由传教士编纂的中国文献,这批书后来入藏梵蒂冈图书馆,成为该馆早期的汉籍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