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美丽的福传足迹,洒满了他辛劳的汗水。他用生命为羊群寻找肥美的牧场,用圣事活泉浇灌信友们的灵性生命。
个子不高的他,曾经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双脚踏遍了洛南、丹凤、山阳、商洛四个县区的大山低峁、角角落落,几乎家家户户都留下了他的福传足迹,辛勤的汗水深深浸入了大山的泥土里。
如:“爱德小组”经常到养老院及孤残病人家中慰问,他们自费购买慰问品,足迹遍及天津的大街小巷。他们的行动、他们的宣讲,为被访者及广大教友点燃了一簇簇火种。
圣地承载着记忆,她说,之所以成为圣地,是因为之前去过那里的人们留下了足迹。记忆和历史是不大相同的,而耶稣诞生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拜苦路时神父背着十字架八、走遍八方,硕果累累李保富的福传足迹所至之处,福传成效都非常显著。
从昔日的晓明女子中学(1871)到上海市第六女子中学(1953)、上海市第六中学(1967)、再到目前的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2003);从印尼南洋女子中(1953)到香港天佑小学(1960),都留下拯望会修女们的足迹及影响
让我们彼此共勉,一起携手基督,在信仰的旅程上留下爱的足迹,愈显主荣,广传福音。
那时的他,年近八旬,且身患多种疾病,仍然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几年中(从1982年到1988年)他的足迹遍于教区所辖的每一个县,每一个堂区。而他的一支笔,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从未歇息。
下乡服务教友略显斑白的头发、圆圆的脸,个子不高,但是时常会很爽朗地大笑,他就是贵州黔南州都匀市的本堂陈裕敏神父,平塘县人,做修士时就下乡为教友们讲授道理,他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贵州地区。
在历经艰险进入中国内地之后,从访问暂居乡镇州府,到最后定居北京,其足迹从南方肇庆和韶州,到古城南京,然后一路沿大运河北上直到皇城根下,横穿大半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