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这两个故事的寓意来看,都涉及到人的孤独处境以及为了摆脱孤独而寻找的主题,但问题在于:当作家把两个孤独和寻找的主题并置在一起构成一个二重奏,她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耶稣通过傅天娜修女告诉我们:救主慈悲无限,凡敬礼救主慈悲者必获安慰、恩宠、救恩……耶稣在给予傅天娜修女的神视中,有许许多多的教训,也许给了我们特殊的恩典,只有详细了解
(创三1)其实,天主从未告诉亚当不可吃乐园中任何树上的果子,只说不能吃其中一棵树上的果子:「只有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创二17)。
事后,我告诉宋神父,希望他能多收集一些有关王主教的资料,为主教写篇传记。宋神父是榆林教区那个时代擅长写作的神父。宋神父可能也计划做这个工作,可惜他英年早逝,后来就没有人做这个工作了。
然而宗徒保禄又说:“看,我告诉你们一件奥秘的事:我们众人不全死亡,但我们众人却全要改变,这是在顷刻眨眼之间,在末次吹号筒时发生的。的确,号筒一响,死人必要复活,成为不朽的,我们也必要改变。”
“我告诉你们:对于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这样欢乐”(路15:10)。所以,请罪人祈祷,就是邀请罪人像“荡子”一样,“反躬自问”(路15:17),醒悟到天父的慈爱,而“起身到我父那里去”。
在传统讲道中,讲道者应遵循三步法:第一步、圣经告诉我们什么好消息?第二步、这好消息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第三步、我们该在新的一周信仰和生活内如何实践这个福音?
方济各告诉我们,万物皆是天主创造的奇迹,都值得我们的尊重。我们应该以感恩的心去看待自然,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利用资源,并努力修复我们与地球家园的关系。
然而,这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潜能如何成为自我提升的基础:「给我们作纪念/让我们为自己立一个名」(创十一4)是建设伟大城市的动机。
青年学子最终都要走上社会,最终都要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和生存,最终都要为人父母,最终都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真正关乎人生幸福的问题,诸如怎样去强身健体,怎样去规划人生方向,怎样去处理婚姻问题,怎样去教育孩子,很显然所有这些都在告诉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