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存的埃迪特‧布鲁克曾说:「哪怕只为光照一个人的良心,就算记住那些曾发生过和仍在发生的事情,甚至守住记忆会带来痛苦,这都是值得的。对我而言,记忆就是生活。」
弥撒结束后,5对青年走上台从教宗手中接受这座精彩城市的象征:科尔克瓦多山的救主基督像。然后教宗发表致词,宣布下届世青节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带领青年们诵念三钟经。
每当读到丹麦神学家克而郭凯尔写的《地下室手记》时,我的心底里翻动着层层叠叠的共鸣,他说,每个人都有着一个躁动不安的灵魂,而最可悲的莫过于好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找不到精神的皈依。
欧洲排外极右翼势力则趁机捞取政治资本、扩大影响,甚至酿成2011年挪威布雷维克案等所谓复仇悲剧。事实上,过去几年里几乎每个欧盟国家都有排外党派崛起。他们现在会说:你们看看,这些穆斯林根本不属于我们。
1927年5月二位神父(佘同仁司铎和高克谷司铎)受命比利时圣安德肋总修院之命,不远万里启程前往中国,筹建本笃院的教务。翌年5月才抵达四川成都。
1952年圣方济沙勿略修会离开了中国大陆,前往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教:日本、印尼、巴西、狮子山国、刚果、孟加拉、布隆地、喀麦隆、查德、莫三比克、哥伦比亚、墨西哥、美国…,未包括说中文的地区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大潮中,他勤奋克勉,吃苦耐劳,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成为铁路战线上的一名尖兵。晚年,他发挥余热,一心服务教会,受到神长教友的一致称赞。他,就是何笑华教友。
但在工业化的今日社会中,因为上班工作的关系,教会劝勉教友以其它克苦代替斋戒,比如戒酒、戒烟,放弃正当娱乐等。此外,教会也劝告教友多行爱德工作,以弥补过犯缺失。
无论人生、事业、德行、工作,路途之上总会充满艰辛困难,需要谨记克胜艰险才是成功和成圣之道。勇德之修的绝佳典范乃耶稣基督。他明知苦爵在即,苦路于前,祈祷之余仍愿承行天父之意。
可见,守斋并不单纯表明我们克苦自身,也不在于守斋的数量和形式,而在于我们以这种形式空虚自己,并在这种状态下渴望天主在我们心中做主,赐予我们灵性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