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刘浚卿曾经发表其《上刚恒毅总主教书》,指出教友不应与教外人士割裂,应该面向教友人士办报,不应“划界自守”,“固步自封”,“不问世事”,在现代国家中,教友“应居于中国主人翁地位:于国内政治之进退
他们信仰公教,我妻子对教会自有好感,于是以此契机,妻子手术前,我们去拜访了药行街天主堂,希望进教。那是圣诞节当天,门卫有位老先生和一位阿姨热情接待了我们,使我们之后很受鼓励。
然而,直到第16世纪末期,教会对礼仪年尚未有一清晰的概念。只是按照额我略历,开始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以后,教会才对礼仪年有较清楚的了解,并使其适应牧灵的需要。
1615年,利玛窦在北京去世后第5年,保禄五世教宗批准把圣经和教会用的礼仪书籍翻译成中文,但是礼仪中国化从未出现过。
从历史方面看,则中世纪是天主教的世纪,她保存了希腊与罗马的文化,融会贯通了希腊与罗马的文化;她又孕育了近世纪文化,承上启下,产生了近世纪的西洋文化。
在1223年,当圣方济亚西西在戈雷焦(Greccio),在一头牛和一只驴子及盛满干草的马槽旁,庆祝圣诞节时,圣诞节奥迹的新幅度就因而产生了。
当时在场的花莲教区本地的神父弟兄们,包括我在内,心中多少都产生了些许悸动。对过去一位曾是自己的兄弟,去世后,我们和他家人的联系竟是这样的欠缺和不足。
他在百忙中向前来参观教堂的游客们宣讲信仰,很多人对此产生了兴趣,福音好比一缕春风,送进人们心田。
当张书林问她们为什么这么做时,她们说他们是天主教的教友,于是便给他聊起了天主教以及简单教理,张书林很感兴趣,并对教会产生了好感。自此,张书林经常和街坊邻居们谈起她们,说她们简直是太好了。
风光无限、留名后世是每个男人的梦想,由此也产生了许多“辣玛的哭声”和掺和着人血的祭献!然而,若瑟却通过敬天爱人,参与天主的事业,为众人树立了智慧的做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