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将许多街头浪浪汉、乞丐召集起来,给他们上课,组织他们按照她们的计划组成自然家庭,并收养被遗弃的小孩子。
宗教自然被列为首要打倒的对象。因此,保存任何一点有宗教色彩的东西都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幼时的我自然不知父母从何处得到这本《圣教日课》,更不知道她在教友信仰中的位置了。
我们爱近人,爱这个世界,无非仅仅是对天主涌泉之爱的点滴回报,知恩报本的向日性与趋光性的自然结果,因为我们早已生活在天主爱的海洋中了。因着天主的爱,我们卑微的身份得到了升华,我们成了天主的儿女。
登载曾白融的文章《科学与宗教齐飞》,其中说:“美国科学发达,美国人平均文化水平较高,但据统计,美国人一星期祈祷一次的占人口78%,每天祈祷的人口占一半———科学与宗教齐飞这也许是一种在生活中将精神与思想自然融合的导向吧
祈祷的内容是默想天主的奥妙,赞颂天主的美德,感谢天主的仁慈,抒发我们内心对天主的感情与天主的对话,也是我们敬爱天主自然情感的流露与具体的表现。祈祷是我们同天主之间的对话、谈心与交流。
因为是朝圣,自然不可能带着电脑。而我的手机没有办理漫游,出国之后连信号都没有,功能仅限于念日课和上闹钟。于是,在事实上,自己进入了一种与平日的圈子失联的生活。这种感觉以前不曾有过。
当天使加俾额尔拜访玛利亚,传达她将怀孕生子的消息时,她的自然反应是惊讶: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路1:34)。天使告诉她,这是圣神的工作,而且她的表姐,素称不生育的,也已经怀了男胎六个月了。
袁神父离任时,这些年轻人蓦然感到失去了方向,他们还年轻,需要扶持和帮助,他们爱教堂、爱自己的联会,更爱与他们朝夕相伴的领路人,他们对神父的依恋是自然的情感流露。
可能的原因是,一个缺失爱心的人,不守诚实道德的人,自然不喜欢道德律的约束,在钱权的强烈诱惑下,很容易背叛自己的公职道德,而腐败堕落。
是否只有人经历了苦难才知道感恩、懂得终极、渴望祈祷、回归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