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父在举行弥撒的时候,其实是在按主的命令,在重现最后晚餐时的情形;是在追念主耶稣的苦难,重行十字架的赎罪之祭。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本来自愿奉献给教会的钱财跟弥撒沾在了一起!
《纳匝肋人耶稣──圣周:从荣进耶路撒冷到复活》(暂译)的意大利文版三月十日推出前,教廷三月二日率先公布书中三章,涉及犹达斯出卖耶稣、最后晚餐和耶稣在比拉多面前受审。
圣周四上午的祝圣圣油弥撒之后,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下午五点半于罗马主教座堂圣若望拉特朗大殿内主持主的晚餐弥撒,开始逾越节三日庆典。
他引述台湾著名的「脚底按摩大师」吴若石(JosefEugster)神父在开训典礼里说:「天主把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房放在脚底,所以耶稣在最后晚餐里替十二位宗徒洗脚,让他们明白谦卑后,才能服务众人,传播福音
早、晚餐是稀饭,咸菜萝卜干,中午吃干饭,饭能管饱。每周有一二次荤,一般安排在主日。学生违犯纪律,会被处以吃白饭(不给菜)、立壁角等作为补赎。
公公是一位极为虔诚的天主教徒,每天晚餐过后就会聚集在家的人,由他,手中拿着一串小型的玫瑰念珠,叫大家跟着诵唱。我的丈夫总是在公公开始念经之前逃走。
答:……因为耶稣采用了源自犹太人用餐的特有仪式:他以主人的身分,祝谢并把饼掰开,分给众人,他刻意地在最后晚餐中这样做了。耶稣复活后,门徒就是因这动作而认出他来,初期的基督徒也用这个说法来称呼感恩聚会。
1996年在玫瑰山庄右下的荒丘上建“钦一斋”:高9米、深20米、宽10米,装潢和设备皆现代化:白大理石铺地、上半间砌白大理石讲台,后壁仿塑达·芬奇的《最后晚餐》像,台前列沙发10席,在这里作学术讲演,下半间置长方形阅览桌两张
这个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所建立、并且于每年圣周四纪念的奥迹,这一天在教会团体充满信德和敬拜热火的环绕之下,向众人显示出来”。
拜完苦路,进入玄义玫瑰大殿,圣殿气势磅礴,十分壮观,祭台背景是彩塑的加尔瓦略山图案,圣体柜在山旁,白色大理石祭台下是彩塑的达芬奇的《最后晚餐》,顶部是彩绘有三把剑刺入圣母圣心的图案,大堂内音响、灯光颇为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