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亲历了中国的改朝换代,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就曾写下了记载明亡清兴的历史著作《鞑靼战纪》,被认为是研究那段历史的珍贵资料。
1、默观圣像这是意大利画家PietroAnnigoni有名的圣若瑟画像,是一幅能比较准确描述圣若瑟和小耶稣的日常生活和信仰真谛的非常美的画像。首先,大圣若瑟是“工人”的真实形象。
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晚年住在拉韦纳,史诗《神曲》刚一脱稿,他就到威尼斯去办事。不幸在那里染上了疟疾,回到拉韦纳不久,他就于19311321年9月14日去世了。
这是在3月23日,教宗方济各致函耶稣会﹐回复耶稣会总会长倪胜民(AdolfoNicolás)神父在他当选伯多禄继承人时呈寄给他的信。
陕西周至县的陈纪龙如此致电说:“我的5亩猕猕桃果园由于品种老化管理不善,在濒临毁园的节骨眼上,是你提供的用海沃德品种更新果园与新的防病治病的方法信息,才使我近几年每年果园的收入稳定在3万元以上”;甘肃甘谷县的孙丽致函道
他把12世纪意大利修士阿希姆的思想加以发挥。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耶稣教会传教士利玛窦经万历皇帝默许留居北京,传其教义。在此期间,天主教传入河北。
1949年负责把耕莘中学,也就是北平修院的部分修生转移到香港后,辗转去往罗马天神大学学教会法律,毕业后在意大利传教。1954年到梵蒂冈电台华语节目部工作。
随后,意大利总主教刚恒毅作为宗座代表来华,积极倡导天主教本地化,成立国籍教区、国籍修会,鼓励教堂建筑艺术风格、天主教艺术表现形式吸收我国民族艺术风格,为二十世纪天主教会在我国的本地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巴西天主教徒数量是意大利的两倍多。·尽管基督徒占世界总人口不到三分之一,他们在158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三分之二)占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