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里记载耶稣三十岁之前的生活,只有在路加福音第2章51节提到:耶稣十二岁在圣殿讲道之后,就同他们(圣母玛利亚和若瑟)来到纳匝肋,属他们管辖。
主,这话不仅是对耶肋米亚说的,更是对我说的,这是一种怎样美妙的体验!我感受到他的爱,感受到他一直在爱着我,一直在关注着我,甚至在我还未出生的时候,甚至在冥冥的千百年之前,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
这些法律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重建与创造主天主、他人以及受造界之间的关系正确化(参肋25:8-13)。
武俊维主教也借此分享了当日的福音,他说:玛利亚玛达肋纳怀着一份对耶稣的深情,天还没亮,就来到坟墓那里。
这位纳匝肋的姑娘,她紧紧怀抱了来到并拥抱世界的那位,她是聆听的童贞女。因为她的耳朵听了天使的宣报,她向天主的计划打开了心。
地球被交托给人类照顾,但也始终属于天主(参阅:肋廿五23)。这是犹太基督教传统特有的“神学人类中心主义”。
这位来自穷乡僻壤小纳匝肋的年轻木匠,不仅讲话有权威、能治病行奇迹、能驱魔,而且能复活死人等,令当时的犹太整个社会震惊而轰动。
堂区过大瞻礼时,若望神父就邀请他们到教堂参观并给他们讲解,让他们了解教会。渐渐地这些教外人对教堂产生了兴趣,喜欢听他讲道,对教会的事情也非常积极。
郑神父的传教点子很多,在殡葬仪式上传教,利用教会大瞻礼进行文艺汇演,吸引教外人参加,也达到了传教的效果。教友的言行代表教会的形象。
今天是立冬(11月8日)后的第一周,也是礼仪年的常年期即将结束和基督君王瞻礼前的最后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