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主流的声音去歌颂她的高尚行为,或者为她的遇难而哀悼。网友“键盘兄弟”:我想,薛玲应是从不奢求死后荣耀的。她也许渴望心灵的宁静。她死了,也就是死了,但她的爱心却留下了。
于保定三年(公元563年)7月18日,程僧实无疾而终,朝野上下都为他哀悼。可见一个诚心的念头,就能使香烟和祷声,在一瞬间就到达千里之外,真是令人恐怖的“魔鬼速度”。
这个传统首先基于圣经,经上记载:对一切活人,要施与恩惠;对于死者,不要禁止哀悼(德7:37)。另有一处经文也说:这实在是一个圣善而虔诚的思想。
因此,此句邀请所有为天主圣城哀悼的人——也就是所有信者——在天主的复兴工程中重新得力,喜乐地见证祂的救恩。教会应用我们在此看到天主对祂子民恒久的许诺。即使人因罪远离,祂仍施行慈悲,恢复教会的荣耀。
几位老同事和老朋友立即电话或微信表达关心哀悼。我与李斌老师及其家庭相识相交多年。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缺陷和长处,而真正的要点在于,这是你和我蒙召去生活的时代,这是我们能发挥善的影响之时机,一直哀悼过去美好的时光可能是一种逃避当下责任之行为。事实上,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
我特别邀请毛团堂区的教友和那里修女院的修女,一起为德兰修女做了一台追思弥撒,表达对她的哀悼。德兰修女后来也被教会册封为圣人,她是我今生见过的一位唯一的圣人。这也是天主对我的慈悲。
1922年11月8日晚,我收到嘉斯巴利枢机电报:圣父慈父般哀悼令堂的逝世,亡者得以安息,生者享有天上慰藉。我今后更形孤单,对善行价值更加重视,但天上多了一位代祷者。
早期的祖先崇拜表现为对死去亲属的哀悼和怀念,常把死者的工具、武器等放入墓穴。久而久之,便成为人们对祖先崇拜的一种象征。
主礼念完祝福词,于静默中离去 释经员:为表示哀悼耶稣苦难,教会规定,这天守大小斋,这天也该设法默想耶稣的苦难圣死,避免一切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