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现实人们在此涕泣之谷的世界中,发现生活难熬,于是便受到一种诱惑,想尽一切办法去逃避现实。
像信仰问题,谈教义要涉及很多的书,是很深奥的宗教学;但是离开了这个层面又会发现,仁善和敬畏不是源于这种玄妙,不是后来慢慢形成的教义知识,而是非常纯朴的人与外部世界的依存、摩擦,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向往和崇敬
他写道,我们在最可见的和最物质化的事物中,发现不可见的天主(《与施礼华蒙席会谈》114)。施礼华习惯说,不管他工作或休息,祈祷或睡觉,时时刻刻都是一种天主经常临在的生活。
赖神父从两个面向去探求:首先厘清教会神学中天主圣三的观念;第二,在这个基础认知上,去寻觅中国文化当中天主圣三已经工作过的蛛丝马迹,去发现天主在中国文化中走过的脚步。
在跟国内学者以及普通人的交流中,发现中国社会和学界都已经起了极大的变化。市场经济被确定为改革的方向,而道德滑坡也成为难以遏止的趋势。
翻开圣经,看西伯来人的历史,文化,阅读古人的智慧书,梅瑟法律等经典及新约中的四部福音,不难发现犹太人的古圣先贤也对伦理道德有大量的训诲,“孝敬父母”作为十诫之一的律法来严格遵守。
这意指重新发现宁静的价值,好能默想那来到我们内心的圣言。这样才能默观天主的慈悲,采纳慈悲作为我们的生活方式(NO.13)论到天主的慈悲如何在主耶稣基督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在一个从许多方面看都以超音速奔跑的世界里,人不能原地不动,同时,人们体会到迫切需要重新发现灵性和人性的价值,以便为人的生活及社会的真正凝聚力给予可靠的希望。总而言之,这就是天主教向今日中国所能提供的。
这次通过学习发现,教友们之间那种谦卑、那份爱德,让我深受影响,他们的所言所行就如一面镜子使我看清了真实的自己。同时透过学习,我爱上了读圣经,每天坚持不懈,汲取灵性的营养。
几十年的光阴之后,回首一望,能发现另一个自己。而在这个旅程中,圣言、礼仪、圣事就成了我们在天主麾下一路践行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