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在甘肃临潭一带形成的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教派,其教众重视经济发展,提倡儿童入学读书,不仅自己创办有男、女小学各一处,还选拔学习好的子弟到外地上中学、大学。
过于重视智育的结果是,神父拥有神学、灵修及学识,但却缺乏人际关系。有些神父是「书呆子」、理智或知识型神父,却不具备人的素质。铎职生活可能成为某些神父逃避人际关系的避风港。
(引自伯克富《系统神学》上册)阳明通过卧棺待死,“澄默静一”的修行,使他顿悟到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明白了一直以来,自己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圣人之道,吾心自足。”
根据北京、上海、吉林、西安、兰州和河北几个社会服务中心提供的资料,其服务主要集中在:为打工青年培训及举行联谊活动;资助、辅导、陪伴留守儿童;组织外来务工青年爱心服务组,以关爱他人,并丰富自己的生活;为在灾区的打工移民提供赈灾物资及心理援助
(摘自神学词典,台北光启出版社,#444)我个人认为灵修包括三个因素:(1)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2)实践(3)如何经验的教区司铎的灵修: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梵二文宪,从中不难发现,在公会议称那些非会士的司铎为
当时,为了圣经、神学文献等书更美观开始使用哥特体书法,如《凯尔经》就是一部泥金装饰手抄本,这种艺术字型相当华丽。而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是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其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高一志神父虽年近七旬,眉须皓白如银,红光满面似儿童一般。每至一城,就邀请该城有名望的上流社会的知识分子,与他们在一起谈经论道,畅谈人生信仰。高神父学问渊博,深通中国经史典籍。
还有,我们也要回答,我们有没有帮助人解惑,使他们免陷于失望以致孤寂;我们有没有帮助千千万万活于无知的人克胜愚昧,尤其让被剥夺基本生活所需的儿童,脱离贫穷的桎梏;我们有没有走近孤独者和忧伤者;我们有没有宽恕得罪我们的人
1962年生于江苏吴县,1984年入上海佘山修院,1990年10月27日晋铎,其后在上海佘山修院工作,1992年8月起担任苏州教区主教府若瑟堂本堂;1994年10月底赴美国纽约若瑟修院留学,1997年3月获得神学硕士学位
(《神学大全》)1962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之一的美国生理科学家弗·克里克(1916—2005)出版《惊人的假设——灵魂的科学探索》,在此书中声称他发现了“灵魂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