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他传教过程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只有一个字—“爱(Agape)”保禄宗徒指出:我若能说人间的语言,和能说天使的语言;但我若没有爱,我就成了个发声的锣,或发响的钹(格前13:1)保禄的爱德表现在两方面:
这种生活需要经常的修练信德、望德、爱德。
(哥3:17) 这种生活需要经常的修练信德、望德、爱德。
但他们有圣神倾注,有圣神的德能,一次讲道就能让3000人皈依。那时的教友们,除了主日在一起聚会祈祷、擘饼外,其余时间就是分小组劳动、休息、祈祷、分享、爱德服务,这就是“团契”组织。
这事以后,满以为可以休息一天,没想到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他一出会堂,就同雅各伯和若望来到了西满和安德肋的家里。
关于弥撒中蜡烛的取用问(梁麦红神父,山西临汾教区):我们每天举行弥撒都要点蜡,但我去过好多地方,有些地方点的不是蜡,而是电灯,或许夏天天热用蜡很不方便。
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清朝著名学者纪晓岚、梁章钜等人也来此探幽寻梦,对这里梦文化都作过非常生动的记述。如明代的进士陈迁记之:“青山霏霏水冷冷,一尘不动梦魂清。”
在基督徒的爱德生活中,参与弥撒、为他人念经祈祷是一件好事,但爱德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诵念大量经文,做大量敬礼,更在于以具体的行为使这些经文和敬礼愈加圆满完美,这种行为则常常表现在我们每个基督徒力所能及的本分和工作
你值得被爱人们往往对自己的缺点开玩笑说:哦,我并不是德肋撒修女啊!印度的德肋撒修女因为她在加尔各答为最穷苦的人多年施行仁爱工作,而荣获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她是一位圣洁和无私的光辉榜样。
这些看似“合理”的借口,却让他们错失了实践爱德的良机。这让我们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曾像司祭和肋未人那样,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我们是否也曾以各种借口,规避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