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教宗介绍的是生活在第四第五世纪之间的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主教圣奇利禄。 教宗首先指出亚历山大的圣奇利禄与基督学的争论有密切关系,由於这个争论而在公元四叁一年召开了厄弗所大公会议。
“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和我们伟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稣基督光荣的显现。”(铎2:13)在我们现今的世界,希望似乎比以往更难获得。
结业典礼前的舞蹈本期《保禄狱函》包含斐理伯书、费肋孟书、哥罗森书和厄弗所书四封书信,开班时间自3月30日开班到6月17日,分周三白天班和周五晚上班两个班次,通过两个半月的学习,共有47名学员顺利完成课程
信仰与爱:爱是人类的一种伟大情感,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柏拉图说:“没有爱就没有生命”,佛罗姆说:“爱是生命的源泉”。但关于支持爱实现的力量和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世界和教会的未来在访谈中占了很大的篇幅,教宗也谈了祈祷的重要性、友人、他的童年,以及恳请众人为他祈祷,这些是访谈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上海教区举办的这次研讨会是我参加的国内教会举办的规格很高的一次,与会人员广泛,这样可以使教会倾听到各界的声音。
用因果论把它归罪于人作恶的结果吗?约伯和雅安人不同意,所有在灾难中受伤或死去的无辜孩童也不同意。用虚无论把它归罪于世界的本态吗?我们的幸福经验不同意,我们对美好的坚信和憧憬更不同意。
这是超越我理智的奇事,也是我不能明白的奥秘。我往何处,才能脱离你的神能?我去哪里,才能逃避你的面容?我若上升于高天,你已在那里,我若下降于阴府,你也在那里。
可见,天主的爱是人生命之意义的根蒂,只有它能够让人觉得不枉此生。不过,天主的爱并不单单是人在苦难中的慰藉,好像它只有减轻人心理负担的功能似的。
“升天”是源自犹太人的观念,他们认为宇宙有三层:天堂、人间和阴府,当他们说某人圆满得救时,就说这人升了天,所以,“升天”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人完全被救赎了,进入了一个圆满的境界,即所谓“新天新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