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修女用中、英、意、德文著作,中文书有:《新约圣经入门》及《天主真妙》、《人真妙》、《世界真妙》、《人生真妙》、《圣言真妙》、《妙哉!保禄》和《语桥》等天主教信仰小品。
我迅速地通过当地的Fr.NatalDeagostili获赠、搜集和研究所有这位大师的著作,包括法语、英语和德语不同版本。
1920年后,退隐徐家汇,从事翻译《圣经》和圣书,整理出版天主教著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不顾九十高龄,仍奔走于抗日工作,被时人尊称为爱国老人。
当时,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等,到广州、肇庆、南昌、南京,传播西学,结交士大夫,翻译西方著作,介绍西方的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农学等,也把中国的四书五经介绍给西方。
他和其他的传教士不同,利玛窦神父随机应变,把传教的思维和方法做了很多改变,灵活地融入中国社会,他翻译的著作结合中国人的生活,用当时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叙述出来。
旅顺狱中他写下了《安应七历史》、《狱中记》和《东洋和平论》等著作。日本法院拒绝安重根的外国律师的辩护,安重根的日本辩护律师为水野吉太郎和镰田正治。1910年2月10日安重根被判处死刑。
从高超理论的神学著作,到通俗易懂的信仰读物;从训导信仰的法典、教理,到助人识主的故事小品;从精美的镀金圣像到小巧的圣诞卡片;丰富的图书和圣物,也给信友的信仰生活增添了色彩。
她刻意没有留下著作。相反她专注于实践她所学得的(参阅格前15:3),用她的生活方式在特别困难的时期为挽救教会作出贡献。
他们在译介西方神学著作的基础上,慢慢地推出了自己的神学著作,如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何光沪:《多元化的上帝观》,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张志刚:《猫头鹰与上帝的对话》,东方出版社
这一主题时常呈现在他的笔记与著作中,同时他还多次向教宗与圣座各部门负责人报告他对于此议题的研究与追忆。